ryanku wrote:
個人1 mark 2...(恕刪)
如果你:
- 非sony或日系機不選
- 很常用手機看片追劇打game,且比大多數人更在意自拍孔的觀音痣
- 需用3.5mm高檔耳機聽高品質音訊(這點索粉一直強調,但我有點不懂,sony自己的無線耳機搭Ldac就很棒了,當然有線會更好,但此時就該用專用播放器吧?)
- 不在意三爽較好的螢幕規格、可速記可遙控拍照可細部PS的筆、可關機時嗶捷運或停車費的三爽pay、螢幕下指紋辨識(可能有的人愛側邊解鎖,但確是二者的明顯區別)、自定手勢操作(在你手指最舒服的地方划動以控制back、home or 截圖等,這點客觀上來說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因為關係到日常所有操作)、目前較便宜、45w較快的充電速度(這點在急用時才比較有意義)。
那麼唯一選擇就xperia了。
提供你國外網站評比參考(1 VI太新,可能只能用1 V去推算):
https://www.zdnet.com/article/best-phone/
https://www.cnet.com/tech/mobile/best-android-phone/
https://www.tomsguide.com/us/best-android-phones,review-6051.html#section-best-android-phone-overall
https://www.techradar.com/best/best-android-phones
另外外觀的部分比較因人而異,提供"我自己想法":
Xperia最好看,S23後開始學Xperia(我自己覺得)的簡潔排列,學得還不錯,材質也開始學iphone用高檔材質,去除了以往很重的塑料感,到目前是鈦合金邊框,手感頗佳。我個人買盡sony產品(連xperia冷門平板都買過),但獨手機後來跳三爽。
Rockman01121 wrote:
是Sony要你們不能...(恕刪)
2K可能要留給Xperia Pro-C吧
6.0吋2K120Hz OLED防反射塗層
20mm F1.8 1吋
20mm F2.0 1/2.9吋
2個鏡頭都是20mm?



來源:https://sumahodigest.com/?p=29824
其中提到降解析度部分,我整理一下有兩重點
1. 4K螢幕現階段還做不到動態刷新率
2. 不用2K解析度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影片拍攝不是1080P就是4K
極少數有在2K上創作的影片,秉持者不浪費(功耗)的原則,所以選擇1080P螢幕
從第一點我們都知道螢幕相關技術都是從低解析度往高解析度發展
所以有新技術基本上都是從低解析度開始的,
因此SONY想跟上其他手機商的新技術,捨棄4K螢幕才是優選
不然每次有新技術都要慢其他手機商兩拍以上
從第二點來看,說的不無道理,想想平常拍影片,不是用1080P就是用4K
用2K拍片的人應該極少數,既然4K螢幕不能用,2K螢幕看1080P又太浪費
秉持不浪費又要最大化的原則,那當然是選1080P最好
畢竟看得出來這次改版,SOMY處處在強調大眾化的主軸
(終於知道只為專業創作者是少數,該迎合大眾期待了

SONY工程師訪談中有提到VI是SONY歷代以來最高畫質、最高音質的手機
(高畫質的四大因素:解析度、色彩、對比度、階調)
大家都知道越小的螢幕,越高的解析度是越沒意義,高解析度不等於最佳解析度
眼力超好的人不討論,成人正常1.0視力,觀看距離30公分,素密度可辨識極限是300ppi
距離20公分,辨識極限是436ppi、距離10公分,辨識極限是860ppi
Xperia 1 VI是396 ppi,也就是說你要拿到近20公分,才看得出解析度差別
手機最佳觀看距離是30-40公分,除非你習慣近距離看或視力超好
不然小手機上,1080P解析度以上應該是看不出差別的
如果將4K降至1080P解析度,用上AI技術能保持住高畫質顯像
可以容納更多新技術並更省電,那這樣將螢幕CP值最大化有何不可
我想多數人實機體驗上,應該跟我一樣並沒有因為降解析度
給你有什麼落差感,甚至覺得更艷麗了
少數硬要近距離比較或是視力超好的人,因此不買帳的人
那我只能說你是少數,在這次大眾化主軸下是以多數為主
但相機部分,長焦怎麼還是這麼一般啊😭,稍微會拍照的都知道,中長焦其實是最好上手拍照的焦段的,半身人像、遠景壓縮等等的,不太需要深厚的構圖能力,只要會三分法就能出不錯的照片,結果還是這麼頭鐵的硬要使用這個不砸樣的光學鏡組,出來的畫質別說跟其他品牌比了,就跟自己的主攝比起來那真的慘不忍睹,也就只能手機小螢幕上看看就好,真的不敢上傳給別人看了,如果是關現稍微弱一些,或是室內,那真的是一邊拍美女一邊流淚😭,錄影更慘,那狂暴的雜訊唉......
用了1 IV到現在也應該兩年左右了,當初剛買的時候逢人就罵、見人就噹,直到現在也釋然了😂
說真的,目前就硬體規格以及效能處理的結果來看,確實是比不上同價位的其他品牌,也不能說全輸,就是沒有一個拿得出手、說得出嘴的長處,除了外觀設計真的好看,我目前覺得依然無人出其右!
我因為1 IV的螢幕用的太操了,已經出現不少無法退去的烙印了,本來猶豫要不要換手機,但是想到再幾個月新iphone要出了、小米14 Ultra也許會跌,以及sony過了兩年,在這系列的手機上還是難有"長處"突出,在想要不找師傅換個螢幕先繼續撐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