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商業周刊 : 買房救現金~還是救建商救房仲?

這期的標題 : 買房救現金
商業周刊 : 買房救現金~還是救建商救房仲?

光看標題就覺得很可怕 : 這10年買股票基金都賠! 買台北市房子卻增值66%, 你相信嗎 ?

看了內容我有些心得與問題想要分享

1. 經營烘焙業的林小姐去年三月到青山鎮二期看過房子,那時候開價每坪五十八萬元,林小姐嫌貴。今年一月,她再到青山鎮看房子,剛好電視名嘴于美人因為股票和基金慘賠,背不動房貸,急於拋售建坪一百三十坪的別墅,開價五千五百萬元。林小姐把價格壓到五千萬元,于美人想了三天就賣了。換算下來,每坪單價約三十八萬元,是去年三月開價的六六折。
Q:青山鎮一坪38萬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 于美人開價的9折就賣掉, 到底是賺還是賠 ? 有人會天真的只加一成賣房嗎 ?

2. 標題有一段~蔡鎮宇:房地產是現在最好投資 放十年什麼都不做,就讓你賺錢了
Q:人家的房地產是買"地"不是買房好嗎 ? 我不信現在買一間台北市精華區的房子放十年什麼都不做會賺錢?

3.量大不是福中寫到中小型建案戶數少要賣的人不多, 就算現在不景氣, 只要沒人賣, 沒有成交價, 就不會有房價崩盤的問題, 房子相對保值
Q:慘~現在連駝鳥心態都可以成為房價不跌的理由...只要看不到世界就代表沒有危險...

4.最後一點分享一個我認為很奇怪的數據, 裡面有篇獨家調查 大台北捷運周邊住宅行情, 紅樹林站的1月均價高達35.2萬, 竟然石牌到復興崗的每一站都高, 更不可思議是比大直(35萬)還高.
Q:這數據是不是錯了. 還是房仲給的資料惡搞呢 ?
商業周刊 : 買房救現金~還是救建商救房仲?

看完這期的文章, 我感覺他們已經是建商和房仲的打手了...果真很"商業呀"
2009-03-07 11:37 發佈
沒想到商業週刊也淪落為出貨週刊了...........
會花錢買廣告的是建商還是小老百姓阿

想想都知道

商業化的結果
Q:青山鎮一坪38萬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 于美人開價的9折就賣掉, 到底是賺還是賠 ? 有人會天真的只加一成賣房嗎 ?

此期商周這篇專題看法我也不認同
但你這句話我也不認同

我賣過幾間房子
有兩間賠錢賣 兩間換屋的有賺錢而
但無論如何開價都加不到我的底價的10%
啊不然怎叫"商業周刊",這本我也有買,但買房保本,是合理價位買了才保本,不合理是蝕本吶
強尼0620 wrote:
這期的標題 : 買房...(恕刪)


于美人買的如果是二期一區 應該有賺 二期二區 可能打平或小賠 要是二期三區 肯定是賠錢
強尼0620 wrote:
光看標題就覺得很可怕 : 這10年買股票基金都賠! 買台北市房子卻增值66%...(恕刪)

我覺得這個副標題下的很好啊!

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經在告訴我們:『盛極會轉衰』!

現在看到這篇文章會因此想要進場『投資』的人,不妨先捫心自問:你為什麼不會成為山頂的那頭羊?

先聲明,我還沒看過這一篇,但是我個人是覺得,統計得很好,只是報導晚了十年!
看過那篇文章,好像故意迴避了于美人買青山鎮是賠錢還是賺錢這個問題?

基本上如果你的錢多多,氣夠長,買房子當成長期投資,自然不怕景氣循環起伏,
真正賺到錢的投資客大多屬於這一類。
如果錢不夠多,氣不夠長,買房子變成短期投資,就很有可能會賠錢出場,
不然怎麼會有人的房子被法拍、銀拍?
房地產沒那麼懂,
但基金我買不少,
投資10年有那麼慘嗎?
我只能說跟房地產一樣啦!看你怎麼買吧!
懂得賣的話獲利也很可觀!

我舉幾支我有買過的參考看看。











至於賠錢的基金也是有啦!但我真的覺得是亂買吧!
很好玩的是 水果報房價 都從 3 年前開始
到 2008 最高後
就只下滑

但是 沒有人 拿出 1990~2009 年間房地產變化

還有 商週 以前寫過 要大家搬郊區
因為便宜

但是 現在房價跌
當初郊區房價 可以買到 都市 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