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傳好現金, 靜待互相賤蹋下殺大行情

chinyihli wrote:
可以解釋一下香港比台灣進步的地方嗎?

說日本比台灣進步我想沒人反對...

說香港...

是教育水準還是方便性,還是人民的素養呢?

我倒覺得香港服務業的服務品質差台灣一大截..

平常的餐飲小吃店的衛生水準也比台灣差...(筷子是有沒有洗阿)


小弟覺得,

香港在某些地方比起台灣來真是不差,

當然不是全面的來比.

台灣有台灣的優勢,

但就以服務業而言,

包含旅遊, 貿易, 地產, 金融等其他買賣服務...

整體而言香港的服務業對於外國投資者是比台灣友善的,

尤其是政府的服務.

在港工作多年,

香港沒有其他產業,

對於引進外國投資等服務行業對於香港的產值提升自是發展重點...

會讓外國人覺得友善的主要原因:

1. 所有的政府出版品與公共空間標示指引, 甚至打官司...全部都是中英對照. 英語是官方語言. 絕對沒有中英對照的標示是老外看不懂的.

2. 港英政府所傳承下來的司法制度讓外國人有信心在此投資, 無論基於政府的承諾或者基於法律上的信賴保護原則, 外國人在此投資如果遇到糾紛覺得在司法上相較於其他地區能夠得到公平對待. 不必擔心政府朝令夕改與改朝換代.

3. 在香港投資做生意, 不必送禮, 不必行賄. 大部分靠專業憑本事.

4. 公共專業服務業的提供者如律師與會計師負有非常高的法律責任, 業者可以在進行生意時有些對於政府法令有疑義者可遵循經由與會計師與律師的諮商結果行事而免責.

5. 如果你的職務夠高, 香港政府的投資服務單位可以安排你的小孩在港念想念的明星學校.

6. 如果你需要與政府部門溝通法令問題, 香港政府的投資推廣單位可以爲你安排與政府部門承辦人與主管面對面溝通並見證結果...

7. 香港是個重視法治與經濟效率的地方, 服務自是有價, 香港沒有什麼是不要錢的, 住飯店不附早餐等等會讓我們覺得不友善, 但對香港人而言, 該免費嗎? 只要付錢, 還怕沒有嗎? 客戶肯付錢而業者無法提供才是真正的不友善. 就以飲食而言, 或許價格一餐每人在港幣$800或約台幣$3,000元以下的消費, 台灣的質與量都還算不錯, 超過這個數的, 我想香港還是有他的貴的道理.

8. 在香港看國際級的演出甚至看電影, 在以當地物價水準衡量下, 我想價格硬是比台北可親多了.

9. 談到不動產, 在香港的法律與營建管理制度下, 很難有什麼"一案建商"來逃避法律責任的, 無論你如何設立子公司, 到最後法院的判例皆以最後受益人的觀念認定, 所以設子公司也沒用. 像新鴻基, 信和, 長實, 以及最近流行的捷運共構的港鐵等地產開發業者均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需要爲其營建品質負責...

10. 前往許多從台北沒有直飛航班的國家與城市, 由香港為terminal出發, 有時來回可以省下超過1天以上的行程.

香港是個重視經濟效率的地方, 當然如此也會創造了許多經濟上的強者而犧牲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福祉而造成貧富差距懸殊的矛盾. 但是無論我們喜歡這樣的香港與否, 香港還是務實的或者說現實的. 畢竟我們都見證香港機場的效率與品質. 台灣的公共服務業也可以再加油.
樓上的說了很多, 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香港, 去了幾次, 感覺都很不舒服.
半島酒店不錯, 維多利亞港的煙火也很壯觀, 但是走到路上就覺得不舒服.
台灣已經夠小夠窄了, 香港更嚴重. 商店騙觀光客的情形很普遍, 香港人也很不友善. 一切以利為先.
廣東話真的很像在吵架, 廣東國語更是難聽.
什麼淺水灣, 半山腰(正確名稱忘了, 要坐纜車上去)什麼的也能算景點?
應該沒有人有能力住台灣想要跑去住香港吧?

這樣講也許有點以偏概全, 若有什麼不對請指正.
樓上的,如果香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拜託報上來給大家知道..
但是千萬不要跟我說狄斯奈樂園, 去過日本的狄斯奈應該沒人要去香港的了.

每次去玩日本回來都很羨慕, 希望自己住在日本.
但是從香港回來就會慶幸自己是住在台灣.
chou1223 wrote:
樓上的說了很多, 但...(恕刪)

+1 我也不太喜歡
不知道是不是都去到觀光景點,到處都是人,
連想去個知名的半島酒店下午茶看到那一堆人擠在那一張張的小桌子
還有一堆人排隊看你吃 就很沒興緻了.
後來跑去對面的州際酒店 還可以看灣景 竟然沒什麼人..怪@@ 可能我不懂吧.

另外 路上萬頭鑽頭 街邊有些地方打掃不是很乾淨
食物超級重口味重味精 很少清淡的
如果常吃會不太健康吧..
lpviva wrote:
(恕刪)...9. 談到不動產, 在香港的法律與營建管理制度下, 很難有什麼"一案建商"來逃避法律責任的, 無論你如何設立子公司, 到最後法院的判例皆以最後受益人的觀念認定, 所以設子公司也沒用. 像新鴻基, 信和, 長實, 以及最近流行的捷運共構的港鐵等地產開發業者均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需要爲其營建品質負責...(恕刪)

在這裡當然是要談論跟房地產有關的.....
台灣真是讓人失望啊......
引述chou1223兄的帖;

樓上的說了很多, 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香港, 去了幾次, 感覺都很不舒服.


半島酒店不錯, 維多利亞港的煙火也很壯觀, 但是走到路上就覺得不舒服.

=>老實說, 小弟認同chou兄的說法, 香港真擠, 小小地方擠了730萬人. 做什麼都擠, 什麼都要排隊...房屋供給有限, 價格自是不便宜...


台灣已經夠小夠窄了, 香港更嚴重. 商店騙觀光客的情形很普遍, 香港人也很不友善. 一切以利為先.

=>這點小弟沒意見, 在很多外國的地方買東西也是要找對門路, 日本這點很好, 交易公平, 香港大部分地方ok, 除非你去了尖沙嘴那些用霓虹燈招牌的商店買相機或者電子用品的, 連香港人都會被騙.

廣東話真的很像在吵架, 廣東國語更是難聽.

=>這點涉及個人感覺, 也有人覺得廣東話說起來氣勢上雄壯威武, 小弟沒意見.

什麼淺水灣, 半山腰(正確名稱忘了, 要坐纜車上去)什麼的也能算景點?

=>chou兄指的是東涌昂坪纜車嗎?我覺得做得還不錯, 或許每個人的感覺不同吧. 如果指的是港島太平山半山, 我想這個景點也算是頗負盛名, 至於在你的心目中是否夠格稱作景點, 這個問題小弟沒有意見.

應該沒有人有能力住台灣想要跑去住香港吧?

=>這點我想例子還不少吧, 舉凡在台灣許多從事演藝工作的, 或者做國際性金融服務的等等...在我週遭的還不少, 亞裔的韓國人與日本人漸多...台灣的房價相對於香港應該還算便宜. 賣掉台灣房子買香港樓的話可能因為面積變小而致生活品質會大幅折損, 台灣駐港單位統計在港的台灣朋友超過10萬人, 這數目不知對你而言是多是少...?


這樣講也許有點以偏概全, 若有什麼不對請指正.
=>大家聊聊, 交流交流, 無謂對錯, 當然更毋需用上"指正"

樓上的,如果香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拜託報上來給大家知道..

=>香港的景點...通常規模不大, 如果你要談規模這種感覺, 香港絕不會令人滿意, 但有些中西文化交流的節日, 香港算是有特色的, 比如說萬聖節整個蘭桂坊都是鬼...真的還蠻嚇人的, 復活節等等的節日...小弟覺得反而最沒意思的是維港煙火, 小弟覺得101還有趣些. 放煙火倒是有錢就可以放了, 哪裡放都差不了多少, 沒啥特別, 反到是鹽水蜂炮這類型的節慶活動反而容易營造特色...

=>自然景點方面或許有些有地方特色的景點可以參考, 大澳, 梅窩, 南阿島, 長洲, 西貢, 赤柱, 新的納入世界遺產的地質公園...等, 有些地方騎單車, 爬山...散步...也還不錯啦.

但是千萬不要跟我說狄斯奈樂園, 去過日本的狄斯奈應該沒人要去香港的了.

=>迪士尼我倒是覺得Orlando的最有特色, 要搭十幾分鐘渡輪入園, 感覺真的很新鮮...面對上海興建在即, 香港也要擴建, 但是我想要超越東京不容易, 更別說美國了. 在香港小弟覺得海洋公園比迪士尼經營的成功些.

每次去玩日本回來都很羨慕, 希望自己住在日本.
但是從香港回來就會慶幸自己是住在台灣.

=>滿意就好.
小月豪 wrote:
另外 路上萬頭鑽頭 街邊有些地方打掃不是很乾淨
食物超級重口味重味精 很少清淡的
如果常吃會不太健康吧..



小弟也認同香港食物鹹而且油,口味重...

但是香港官方統計居民平均壽命竟是亞洲排名非常前面的地區, 當然遜於日本....真不知道為什麼在香港這樣的環境下會得到如此結果..還是多數香港人吃飽飯都需要搭大眾運輸工具強迫運動的原因...
愛田由 wrote:
看了這篇,想分享這一..
<PS:太多人傳好現金了!!真的> .....(恕刪)


主觀之下讓您一相情願嗎?
太多人傳好現金,難道跑路燒炭都是假新聞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如有雷同.100%為虛構.得罪之人.敬請見諒.
bgbear wrote:
如果大部份的人都說等行情掉下來我才要買, 就代表潛在買氣還在......., 行情要大幅修正........不容易.......(恕刪)


非常之同意

房地產投資之於其他標的
現金的流通性本來就很差
投資客本來就有心理準備至少撐好幾個月
就算央行拉高重貼現利率
投資客當初與銀行簽訂的前6期及7~24期的利率
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也不會因此改變
央行又怎能悖離國際金融去調高利率價格??
一旦本國利率走升會吸引熱錢進來
接連引發的金融效應難道不會很嚴重嗎??
我也希望房價合理化
但我們希望的合理化是我們負擔得起的價格
可是萬一越來越高的價格是合理的呢??
政府的政策又怎麼去抵抗時代的大趨勢
換黨做做看難道會比較好嗎??
在野黨有拿得出來的財經人才與政策嗎??
難道在野黨沒有執政過嗎??
當玩家砲別人很容易
但當家要考慮的就沒那麼簡單
會有人玩房地產就是因為有利可圖
要降溫的方法就是改變長久以來的思維
有個棲身之地用租賃的就好了
不要老想去想要買房子置產
換個角度想
如果你有個大家都想要買的商品
你會很輕易的用人家認為合理的價格出售嗎??
待價而沽比較符合人性吧
tamkang6 wrote:
可是萬一越來越高的價格是合理的呢??
政府的政策又怎麼去抵抗時代的大趨勢
...(恕刪)


『萬一越來越高的價格是合理的?』

2012之後我們來看看價格是多少

北台灣的房市都漲到這樣了

有本事就繼續漲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tamkang6 wrote:
非常之同意房地產投資...(恕刪)


你有好多觀念真是有趣,以下以紅色標註你所寫的

如,投資客本來就有心理準備至少撐好幾個月
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投資客不只可以撐好幾個月吧.
但重點是三年寬限期已經近尾聲

還有,央行又怎能悖離國際金融去調高利率價格??
國際金融都紛紛調升了,怎是悖離?

另外,一旦本國利率走升會吸引熱錢進來
你不會以為熱錢是進來放定存吧???

最後,可是萬一越來越高的價格是合理的呢??
呵~所有投資都是有循環的,
把眼界只放在台灣,或只看過去幾年,或台灣在過去還有高經濟成長,
就判定會愈來愈高?

過去一二年油價高漲時,持看漲到300元/桶的理由是,
油只會愈來愈少,這可遠比大台北地區地會愈來愈少更嚴重.
所以油價一直漲.但最後還是要面對過去膨脹的結果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