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yihli wrote:
可以解釋一下香港比台灣進步的地方嗎?
說日本比台灣進步我想沒人反對...
說香港...
是教育水準還是方便性,還是人民的素養呢?
我倒覺得香港服務業的服務品質差台灣一大截..
平常的餐飲小吃店的衛生水準也比台灣差...(筷子是有沒有洗阿)
小弟覺得,
香港在某些地方比起台灣來真是不差,
當然不是全面的來比.
台灣有台灣的優勢,
但就以服務業而言,
包含旅遊, 貿易, 地產, 金融等其他買賣服務...
整體而言香港的服務業對於外國投資者是比台灣友善的,
尤其是政府的服務.
在港工作多年,
香港沒有其他產業,
對於引進外國投資等服務行業對於香港的產值提升自是發展重點...
會讓外國人覺得友善的主要原因:
1. 所有的政府出版品與公共空間標示指引, 甚至打官司...全部都是中英對照. 英語是官方語言. 絕對沒有中英對照的標示是老外看不懂的.
2. 港英政府所傳承下來的司法制度讓外國人有信心在此投資, 無論基於政府的承諾或者基於法律上的信賴保護原則, 外國人在此投資如果遇到糾紛覺得在司法上相較於其他地區能夠得到公平對待. 不必擔心政府朝令夕改與改朝換代.
3. 在香港投資做生意, 不必送禮, 不必行賄. 大部分靠專業憑本事.
4. 公共專業服務業的提供者如律師與會計師負有非常高的法律責任, 業者可以在進行生意時有些對於政府法令有疑義者可遵循經由與會計師與律師的諮商結果行事而免責.
5. 如果你的職務夠高, 香港政府的投資服務單位可以安排你的小孩在港念想念的明星學校.
6. 如果你需要與政府部門溝通法令問題, 香港政府的投資推廣單位可以爲你安排與政府部門承辦人與主管面對面溝通並見證結果...
7. 香港是個重視法治與經濟效率的地方, 服務自是有價, 香港沒有什麼是不要錢的, 住飯店不附早餐等等會讓我們覺得不友善, 但對香港人而言, 該免費嗎? 只要付錢, 還怕沒有嗎? 客戶肯付錢而業者無法提供才是真正的不友善. 就以飲食而言, 或許價格一餐每人在港幣$800或約台幣$3,000元以下的消費, 台灣的質與量都還算不錯, 超過這個數的, 我想香港還是有他的貴的道理.
8. 在香港看國際級的演出甚至看電影, 在以當地物價水準衡量下, 我想價格硬是比台北可親多了.
9. 談到不動產, 在香港的法律與營建管理制度下, 很難有什麼"一案建商"來逃避法律責任的, 無論你如何設立子公司, 到最後法院的判例皆以最後受益人的觀念認定, 所以設子公司也沒用. 像新鴻基, 信和, 長實, 以及最近流行的捷運共構的港鐵等地產開發業者均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需要爲其營建品質負責...
10. 前往許多從台北沒有直飛航班的國家與城市, 由香港為terminal出發, 有時來回可以省下超過1天以上的行程.
香港是個重視經濟效率的地方, 當然如此也會創造了許多經濟上的強者而犧牲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福祉而造成貧富差距懸殊的矛盾. 但是無論我們喜歡這樣的香港與否, 香港還是務實的或者說現實的. 畢竟我們都見證香港機場的效率與品質. 台灣的公共服務業也可以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