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高中教師李啟嘉說,教師受過專業訓練,不是政府單位的下屬。蘇揆圖上的用語如「學校不准罰學生戴圍巾」、「學校無權罰學生添外套」,潛在意思是「別怕你們老師,我當你們的靠山,他們不聽話,我再來教訓他們」,直接將學校教師當成必須受規訓、被矯治、受權威規範的一群人。
李啟嘉表示,許多教師並未主張嚴格管理學生服儀,只是上學能否穿便服,從來不是溫度高低問題,而是社會如何思考學生裝扮的問題。呼籲政府嚴肅思考校園要不要規範學生裝扮,以及政府要不要深層思考隨之而來可能牽動的校園安全、社會化、團體管理、生活美學教育等問題。
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表示,教育部2016年公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修正規定,增列「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原則後,公立學校基本上沒在管學生的服裝了。沒有寒流時,學生也常混搭制服、運動服,或制服和便服,老師們頂多叮嚀「將來出社會後,也可能有穿制服的要求」,請學生們自行斟酌。私校服裝只要不違法、違反人權,政府的「行政指導」純粹當參考就好。
台北市教師會前理事長張文昌表示,因應今年寒流不斷,教育部強調「每個學生對冷的感受不同」,不應以溫度限制穿外衣。如此一來,氣溫20幾度時學生也可喊冷,學校已無法規範制服,制服規定形同虛設。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肯定行政院的宣導圖,理事長張育萌表示,他們不支持學校因服儀因素體罰學生,希望教育部抽查並制止過度的管教行為。但他也說,教師不是不能管,建議政府正面表列合理管教行為,如口頭訓誡、扣平時成績等,以免教師無所適從。

行政院長不應該講這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