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限制家庭年收入所得稅級距20%以上,不能申請育兒津貼~我笑了~


看到限制家庭年收入所得稅級距20%以上,不能申請育兒津貼~我笑了~
這......補助不是從繳稅來的嗎?.....

以後會不會限制健保年(自己+單位)繳納超過十萬元者,不能申請健保給付?

每年被課稅,人生難得有一兩年時間小孩要上托嬰中心,竟然不能申請補助;
每年被課不少健保費,人生難得去醫院生個小孩,結帳時發現一半費用需自費,健保補助只佔約一半。

不覺得生氣,只是替台灣感到難過,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

---------------------------------------------------------------
另外再分享一個舊資訊~

根據財政部最新103年度所得稅繳稅統計,103年度共收3028億的所得稅,各年齡繳稅貢獻
比例如下
20歲以下 ,所得稅貢獻度 0%
20-30歲 4.93%
30-40歲 16.3%
40-50歲 25.23%
50-60歲 29.08%
60歲以上 24.46%
50歲以上的老人,合計繳了53.54%的所得稅,是30歲以下的10倍以上,倒底是老人養年輕
人? 還是年輕人養老人?
請不要再亂說欺騙年輕人了。。。
資料來源:財政部 105.06.20 繳稅年齡統計


2017-07-17 23:05 發佈

isaactzeng01 wrote:
看到限制家庭年收入所得稅級距20%以上,不能申請育兒津貼~我笑了~



你可以生三個,第三個不受限制

Succubus wrote:
你可以生三個,第三個不受限制...(恕刪)


我怎沒看到這條.......還想說要不要跟老婆商量離婚辦理說.......



桃園3000x36

兒童及申請人均設籍並實際居住本市滿1年以上
isaactzeng01 wrote:
所得稅,是30歲以下的10倍以上,倒底是老人養年輕人? 還是年輕人養老人?
請不要再亂說欺騙年輕人了..(恕刪)


真的是受教了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isaactzeng01 wrote:
50歲以上的老人,合計繳了53.54%的所得稅,是30歲以下的10倍以上,倒底是老人養年輕
人? 還是年輕人養老人?...(恕刪)

是還在繳稅的年輕人在養不用繳稅的老人
不是用年齡在區分

其他問題是關於補助要不要排富的問題
不管怎麼做都會有兩種意見
沒有任何一個政策能同時滿足所有人

其實你再回頭想想,如果不領補助你覺得不公平
那你是否也覺得所得稅有級距很不公平? 就算大家都繳一樣%數你也要繳比別人多,很不公平?
大家一起在台灣生活,你也沒有比別人使用多那麼多倍的資源,為何要繳那麼多倍的所得稅
繳的稅金回饋到你身上的比例,比那些繳5%的要少好多好多,是不是很不公平?
因為你有本事賺很多錢,所以你就要繳高比例的所得稅,是不是你說的劣幣驅逐良幣?

社會底層的我,感謝樓主的照顧,您辛苦了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桃園3000x36...(恕刪)


是說還要再乘以小孩數量好嗎?
是說桃園沒有所得稅級距20%以上不能申請補助的限制嗎?

isaactzeng01 wrote:
50歲以上的老人,合計繳了53.54%的所得稅,是30歲以下的10倍以上,倒底是老人養年輕
人? 還是年輕人養老人?
請不要再亂說欺騙年輕人了。。。...(恕刪)


唉,統計數字,
當年統計學老師第一堂課,
就說統計的謬論,
一個數字,各自解讀。

不可否認,郭董應該是全台繳稅最多的,
但是他的事業是建構在新鮮的肝上。

不是否定郭董的貢獻,
偶肯定郭董努力為公司付出的辛勞,
只是還有更多的魔鬼藏在細節裡。

郭董有很多家公司,
一般作業員起薪大約是26k,
這是有上新聞的。
在一例一休之前,
加班到36k是常態,
更狠的,4萬~5萬也有。

RD的話,薪水很高,
大學/碩士畢業,3~4年資,佔到好缺,
高層賞識,年薪200萬以上也是有,
但是壓力很大。
pingyingtu wrote:
唉,統計數字,當年...(恕刪)


正確的講法應該是

大多數的稅收老人在繳的, 是拿來養"政府" ~


isaactzeng01 wrote:
所得稅,是30歲以下的10倍以上,倒底是老人養年輕人? 還是年輕人養老人?
請不要再亂說欺騙年輕人了..(恕刪)


難不成年輕人工作賺來的錢, 是來自於老人繳的稅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isaactzeng01 wrote:
看到限制家庭年收入所...(恕刪)

是的,五、六十幾歲還在申請育兒津貼真的是很可憐!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