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為何不恢復「朱成功」哩?

留學時,遇到一個台灣來的、鄭姓的學姊。

據她描述:她們家就是國姓爺鄭家的後人。

後來我發現,國姓爺的後人,分布得真廣。今天還遇到一個東南亞的鄭姓華僑,同樣也是鄭成功的後代。

滿清把台灣攻下之後,沒把這負嵎頑抗的一家諸九族,還坐視他們枝繁葉茂地繁衍,成了一個望族,如今台灣遇到鄭家後人的機會大,遇到愛新覺羅後人的機會小(聽說金美齡就是滿洲人),不能不說滿洲人比漢人「氣度恢弘」。

以滿清來看,明朝早已亡國,鄭成功是被流亡的南明「偽政權」賜姓,沒有資格稱做「國」姓,所以「國姓爺」稱呼,只流行在當時明鄭控制下的東南沿海和台灣。清朝時的漢族文人,就算私底下再「人心思漢」,文章中稱鄭成功為「賜姓」,已經是夠尊敬了,而不敢稱「國姓」。

我們現在把國姓爺習稱「鄭成功」,就是受了滿清的影響。今天,滿清早亡,「必也正『姓』乎」,不知鄭家有無恢復「朱」姓的打算哩...?
2012-05-21 9: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恢復 朱成功

Laohou wrote:
留學時,遇到一個台灣...(恕刪)


人家本來就姓鄭呀

賜姓長賜姓短的
是給朱家面子
朱家自己都顧不了了
要鄭家人還頂著朱家姓
不會太強人為奴了點...

Laohou wrote:
不知鄭家有無恢復「朱」姓的打算哩...?...(恕刪)


他本來就姓鄭
賜姓朱
你要他恢復個啥東西

你看看要不要讓金小刀改回叫愛新覺羅.溥聰好了
要不要姓朱關你屁事,管真寬
人家想姓自己原本的姓不行嗎
如果鄭家以姓朱為榮,後代就會姓朱了
而不是受清朝影響才叫他鄭成功,叫他兒子鄭經,後代全都姓鄭
現在是要恢復個什麼鬼

Laohou wrote:
清朝時的漢族文人,就算私底下再「人心思漢」,文章中稱鄭成功為「賜姓」,已經是夠尊敬了,而不敢稱「國姓」...(恕刪)

廢話,在清朝統治下叫他「國姓」爺
腦袋還要不要?

遇到愛新覺羅後代的機會小?
當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子嗣會少嗎?
流落民間後,人家沒必要逢人就說自己的愛新覺羅的後代吧

其實整篇文章,你想說的是「偽政權」三個字
借古諷今對不對

bakafish wrote:
廢話,在清朝統治下叫他「國姓」爺
腦袋還要不要?


其實這和目前兩岸關係很像。

大陸官方好像沒有「國父」一稱,但老百姓仍沿用「前朝」的老習慣,稱孫中山為國父。只不過,這是在
大陸正式文件中見不到的。


Laohou wrote:
以滿清來看,明朝早已亡國,鄭成功是被流亡的南明「偽政權」賜姓,沒有資格稱做「國」姓,所以「國姓爺」稱呼,只流行在當時明鄭控制下的東南沿海和台灣。清朝時的漢族文人,就算私底下再「人心思漢」,文章中稱鄭成功為「賜姓」,已經是夠尊敬了,而不敢稱「國姓」。

我們現在把國姓爺習稱「鄭成功」,就是受了滿清的影響。今天,滿清早亡,「必也正『姓』乎」,不知鄭家有無恢復「朱」姓的打算哩...?


他家本來就是姓鄭,朱是後來被賜姓的,要恢復也還是姓鄭,哪輪得到朱?

更何況在明史裡鄭王爺還有把魯王海上丟包種荷花的不良記錄,逼他回去姓朱不是存心讓他尷尬麼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隨便的藍 wrote:
你看看要不要讓金小刀改回叫愛新覺羅.溥聰好了


我聽說民國剛成立時,滿洲人為了自保,紛紛改姓。

現在看來,根本就沒那必要。他們如果要恢復本姓,應該要聽其自由吧。

加藤老鵰 wrote:
他家本來就是姓鄭,朱...(恕刪)


我覺得,被賜國姓,還是很臭屁的,所以到處被稱「國姓爺」,爽得不得了,從來沒下令民間「不許再叫了」。

但要說真改成「朱」姓,就又敬謝不敏了??? 鄭家的事,由他們去吧,但「國姓爺」等於「鄭」成功...很奇怪耶....

Laohou wrote:
後來我發現,國姓爺的後人,分布得真廣。今天還遇到一個東南亞的鄭姓華僑,同樣也是鄭成功的後代。...(恕刪)


確定不是鄭和的後代就好....鄭和是太監

所以鄭和要改成朱和嗎.....
阿桐伯沒有在賣藥啦...只會打"嘴砲"

Aton258 wrote:
確定不是鄭和的後代就...(恕刪)



人之常情嘛,祖先和皇族沾上光,或者祖先就是皇族,聽起來還是拉風。

俺家祖先啥都不是,好像就是種田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