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那個心就別做,沒人拿槍押著你各行各業哪個不辛苦拿這點說嘴,就是理盲濫情,情緒勒索出事本來就要檢討是人的問題就檢討人,是制度的問題就檢討制度不能說因為制度怎樣,所以我們沒辦法按制度來,會累死什麼的完全說不通
bakafish wrote:沒那個心就別做,沒人拿槍押著你各行各業哪個不辛苦拿這點說嘴,就是理盲濫情,情緒勒索出事本來就要檢討是人的問題就檢討人,是制度的問題就檢討制度不能說因為制度怎樣,所以我們沒辦法按制度來,會累死什麼的完全說不通 人命不能等,所以相關的事情制度不會放在優先過量收案做到累死完全照制度走處理完一輪時效超過該請的補助請不到,該定期訪視的變成不定期那麼會出事的差不多都出事了,社工失職上銬帶走要檢討制度社工永遠缺人,改成超出收案限制的無法收案或者縮短訪視時間、減少頻率,省略各式資料報告等那一樣是會出事的查不到一樣出事,制定規定的長官辭職下台社工怎麼看都只有失職上銬帶走的選擇,傻了才做這行
Lisa_Hsu wrote:看這新聞我都有些懷疑兒福聯盟是否偷偷地在買賣兒童,不然錢多到可大手筆在台北精華地段買新大樓,也未免太誇張了 不用這麼麻煩等著收捐款就吃的肥肥的據兒盟公布的財務報表顯示,2019年當年收入達9.1億餘元,支出僅4.9億元,經費使用率約53%;2020年收入達7.8億餘元、支出約4.6億餘元、經費使用率約58.9%;2021年收入約7億元、支出為4.5億元、經費使用率為64%
Kanyil wrote:的確,比較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有很多社工會出來保護個別瀆職的社工,而不是強力譴責。 這要看職業收費對象為何。最有道義的是計程車司機,如果一個司機出事,別的司機都會圍毆他,因為醜聞害民眾都不敢坐計程車,大家收入都減少了。醫師大多醫醫相護,因為一位醫師出事,不影響其他人生意,生病了就非得求醫。所以大部分對出事的醫師比較有認同感,也怕自己開錯刀下錯藥被病患控告,並不擔心病人的安危。社工的話,很明顯客戶並非普通民眾,大眾對他們觀感,完全不影響收入。因此態度像醫師,也不足為奇了。而且現在新聞媒體都非常保護罪犯,照片都馬賽克,名字都隱藏。如果判小罪易科罰金,很快就出來重操舊業,根本沒有收入減少疑慮,普通人雇用保母想躲過這位恐怖保母都沒辦法,犯人有人權,但無辜民眾沒有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