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慘】台灣的鮮奶過剩 ...

y-der wrote:
不先放出這種消息,怎麼醞釀漲價。

跟炒作高麗菜差不多,生產過剩喊沒人吃,

放在田裡爛,減產了再來漲價。

新鮮食物財團很難管控,因為容易腐壞,不同蔬果管理方式都不同,因此很難大批集中控制。

所以高麗菜如果生產過剩,你真的可以在菜市場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成為窮人的福音

但如經銷過程被財團壟斷掌控了,就像鮮乳這樣,說生產過剩還是賣很貴。以前夏季是旺季會貴,但冬天淡季可賣到3瓶100,不知何時變得這麼貴
seatree wrote:
以前上課時有聽過一個商業理論,就是商品寧可銷毀,也不要把庫存低價處理,這樣才能維持市場價格及利潤。

資本主義可怕之處~~
我已經超過2年沒喝鮮奶了,只因為不爽鮮奶賣太貴(世界第2貴)根本毫無道理,而且2年沒喝一點都不會感到有何問題
最可惡的是政府幾十年來以乳品為生活必需品,糧食自給自足為由
以高關稅和進口配額來保護本土酪農業
但扶植出了什麼?
養牛的飼料,生產鮮乳的機具,都靠進口
所以根本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還讓台灣的鮮乳變成世界第二貴
害台灣人要用高價買生活必需品,政府好意思?

沒有規模經濟,生產成本比國外高
運輸和通路商又賺了不合理的利潤
使台灣鮮乳的終端零售價除以生產成本,倍率高於國外
想想看,國外地方大,運輸距離長,薪資成本高,油價高
但這個倍率竟然是台灣居冠
不是被運輸和通路賺走了是什麼
更高的成本,乘上更高的倍率,就是全世界第二貴的原因

沒有規模經濟,反而可以打著小農的旗號賣更貴,什麼鬼
容量還一直偷減,台灣從來就沒有用加侖做單位的
鮮奶偏偏要用加侖,一瓶普通大小的946ml是1/4加侖,就是要偷減原本應該1公升的量
之後又一直偷減,變936ml,930ml,甚至還有變900ml的
大瓶的應該是兩倍,1892ml,也偷減成1857ml,1830ml
爛產業,沒本事就不要做,進口就好了
現在如果要降低關稅,取消配額
那些酪農和廠商還會出來抗議,說扼殺本土產業

因為很多年前簽台紐FTA的關係,後年紐西蘭進口的牛奶會取消關稅
到時會降價嗎?不會
FTA簽訂時紐西蘭奶粉就取消關稅了,價格有降嗎
除非開放市場競爭,不然既得利益者哪會放棄到口的肥肉
但本土業者已經在靠北,說將會有30%酪農消失
沒有競爭力的最好全都消失啦,只想靠政府保護你們利益的廢柴
wow-ouch

不只奶業、本國的原料商都是一個樣,物價就是由這些源頭商哄抬起,自由市場都是假的,聯合壟斷才是真的!但政府顧收稅才不管民生,故不管自產或進口、商品價格都是世界前列!唯一低的只有基層勞工的薪資。

2025-02-20 9:48
真的貴
大品牌也沒在降價阿

但全聯的小品牌的確近期都在特價

所以最近都買特價的小品牌

有小孩的就會喝鮮奶了

三天大概就要喝掉一瓶1857ml

沒小孩的光是飲料咖啡就喝不完了

台灣要是少子化下去

對於鮮奶的需求量的確也是會越來越少吧
bakafish wrote:
最可惡的是政府幾十年來以乳品為生活必需品,糧食自給自足為由
以高關稅和進口配額來保護本土酪農業
但扶植出了什麼?

鮮乳容易腐壞,所以進口必然高溫高壓消毒殺菌,我試喝不管紐西蘭還是日本的都不喜歡,還是本土好喝

台灣政府最大的問題,就是意識形態被洋人牽著走。華人對乳製品容易過敏,上次看節目有個香港米其林法國菜餐廳,因為華人太容易過敏,居然決定所有菜色都不放乳製品,法國菜不用乳製品很難想像,但連白種法國籍大廚都比政府清楚實際狀況,也是很奇怪。怕國人缺鈣,推廣吃黑芝麻即可,為何硬要推廣乳品也是不解。

這種農業保護政策背後都不單純,日韓都大喊保護,結果農業依然不旺,都是些老人在耕田產量很少收入不高,進口量很大又貴,飲食成本炒得老高,苦的都是上班族,真正受益人其實是背後黑勢力。
台灣的鮮乳貴不是問題

因為乳製品對台灣成人不太重要

台灣本來很多也不吃牛奶牛肉

但多少用進口原料去混

號稱台灣的賣?
Lisa_Hsu wrote:
鮮乳容易腐壞,所以進...(恕刪)


鈣吃蛋殼粉就一堆也不用進口

再說大部分就不缺對嗎?
kantinger wrote:
再說大部分就不缺對嗎?

現代人還滿容易缺鈣,因為多吃肉少吃蔬果,加上大量高磷垃圾食品

牛乳雖有鈣,但蛋白質含量也高,所以要靠喝牛乳補鈣,肉與高磷垃圾食品還是要少吃,不然效果不明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