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目前都不會仔細確認下嗎?? 該助理真混!!維基百科都不會看嗎?? 真是笑死人!!破窗效應(英文: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刊載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1],論及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傚,甚至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修補破窗就社區失序的情況,凱林與另一學者凱薩琳·科爾斯(Catherine Coles)於1996年提出「修補破窗(Fixing Broken Windows)理論」。他們認為執法者應儘早識別及緊密留意和控制高危險群,另外須保護守法的青少年,同時要促進居民參與維持公眾治安及協調社區內不同的團體處理治安問題。
Ml5711 wrote:黃偉哲立法委員在7...破窗效應, 說是物理現象, 只要幾片破了, 其他都會跟著破, 更何況是30%的覆蓋率而已??(恕刪) 這是涉及到颱風風壓問題,強風灌入一有破窗屋子如同吹紙袋,壓力超過就"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