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間週四 (31 日) 凌晨 2 時,聯準會 (Fed) 於今年內第三次宣布降息一碼
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1.5%-1.75% 區間,合於市場預期
「重啟擴表是否為 QE 來臨?」
而在 Fed 於十月宣布重啟擴表每月購買短天期公債 600 億美元至今,Fed 資產負債表已擴張約 1000 億美元,帶領 Fed 資產負債表重新向 4 兆美元整數大關靠攏,也帶領了美國股市於近期一度再度刷下歷史新高。
======================================
FOMC從11月起每月將買進600億美元的短期國庫券。鮑爾之前曾多次表示,這是針對聯邦資金市場利率暫時性衝高,所採取的「技術性調整」,不能與過去採取的量化寬鬆(QE)政策等量齊觀。因為這次的政策目標是壓低短期利率,以紓解暫時性的資金緊俏;QE則是為了壓低長期利率,以促進投資及經濟成長。
話雖如此,但只要FOMC購買債券,就是「以量制價」,或「量價配套」,而且鈔票上並沒有做記號,進入市場後未必就會依照計畫而流動,因為短債殖利率若大幅下降,市場資金便會流向長債;雖無QE之名,卻仍有QE之實。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只能自欺,騙不了金融專家與市場老手。
何況除了FOMC之外,歐洲央行(ECB)也同時啟動新一波QE措施,每月將投入200億歐元購買債券及其他金融資產,而英國等其他國家央行也有可能跟進,因此全球金融市場將再度湧入龐大的資金流量。
==================================
神鬼降息 ~ 全球QE再起
房地產報復性上漲
不是房價漲
而是鈔票急貶
在某些國家已經看到這些原因導致的動亂,民族國家主義與強人政治的抬頭,(如黃背心運動、西班牙獨立運動、伊拉克動亂、智利反政府示威等)。
通膨導致泡沫產生的時候,不得不調升利率也將導致債務炸彈與通縮、蕭條的發生,(日本在1970年至1980年之間房地產飆漲,日本政府認知泡沫產生的時候,短時間將利率調升,導致經濟失落20年至今仍未恢復)
將來該何去何從? 有待國際間的合作,但在目前國際社會日趨緊張的環境下似乎看不到一點曙光。
更糟糕的是,2008年的這場金融風暴正在消耗沒有資產年輕世代的未來。
美國政商關係依然緊密相連,華爾街高層仍舊高薪厚祿。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報復上漲又如何, 現在買不起的, 上漲還是買不起,
台灣已經沒本錢在玩, 炒房的換手遊戲,
另外看看杜拜, 房屋供過於求, 導致房價走跌,
提醒還在作夢的人, 趕緊出清手頭房產比較實在,
台灣房市還有少子化的未爆彈, 目前都還是人口紅利年.
「台灣房價有崩盤的一天嗎?」的文章表示,「全台灣只有台北市比較難買而已(平均 77 萬台幣),香港平均 76 萬港幣,講真的 台北的生活環境跟香港比?你要住台北還香港?要不是沒開放中資買房,台北房子早就被對岸買爆。還有 4 倍的上漲空間曉得不曉得?」說完這些還不夠,這位網友更詳細的繼續分析,「現在房價還是合理範圍,真心不騙,崩盤機率 0%,台北市對正常上班的年輕人,大概要 top 3% 才有辦法買吧,出了台北市,進入新北房價對半砍,大概平均不到 35 萬。再往外桃園,再砍一半,平均 20 萬不到,35 坪的房子也才 700 萬,買不起嗎?」
「台灣房價不會崩,並且政府頂多控制房價不動,不可能打。買不起房的,自己要爭氣」
================================
少子化是假議題...
肯開放陸資陸客移民...擠爆台灣都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