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吉家網:台北房價最大跌幅已超過二成

新聞連結
吉家網:台北房價最大跌幅已超過二成

吉家網不動產企研處彙整去年市場成交行情資料,從六都的均價歷史最高點對照各自的低點,兩年多以來房價都呈現明顯下跌趨勢,台北市跌幅最高達20.09%、新北市16.59%、桃竹縣市9.34%、台中市11.04%、台南市10.22%、高雄市8.95%,各都下跌幅度都頗大,相對消費者已明顯感受房價下跌的現象,只是還有另一種期待和疑慮,期待的是房價可以再下跌便宜些,而疑慮則是擔心房價是否會持續下跌產生泡沫化。

房地產自從2014年Q3反轉向下以來,歷經14季的緩跌,市場專家對於房市何時落底,各有不同預測與看法,並不斷修正與調整。

去年有幾家房仲業者分別提出2106年房市交易量上看28萬戶説法,並有業者樂觀表示房市已經落底,但同時也有業者提出較悲觀的說法,直指房市年交易量沒有30萬戶就落不了底,甚至提出市場現況是「不甘丶不願丶不捨丶不賣丶沒有買氣」的四不一沒有論述。

針對上述四不一沒有的說法,吉家網不動產董事長李同榮表示:「不猶疑丶不等待丶不躁進丶不勉強丶沒有太悲觀的必要」。

從2015年春天到現在,近三年間,對這波房市下跌趨勢的落底時間已近,預測去年年Q4北市房價已率先止跌,今年Q2到下半年全國房價將全面止跌落底。

李同榮表示,當前台灣面臨政黨三次輪替,整體經濟面臨許多矛盾問題的交織糾葛,民間游資雖多,但房市緩跌未明顯見到底部,不但投資意願下滑,連剛性需求都存在絶大多數觀望的態度。

前兩三年許多高屋齡公寓價格均價竟然超過大廈均價,顯然已經受都更效應影響而過度炒作,遲遲等不到都更重建,老屋越來越不值錢,在全台房價一片「跌」價聲中紛紛縮手,同時也影響到都更的進度,房市不景氣、地主難整合、誘因不足、稅制不友善,都是都更推動不順,衝擊老屋身價的原因,以致全台40年以上老屋若無法都更將會不値錢。

李同榮強調,這不單純只是台北市的問題,如要解決大台北房價過高問題,若不從公共建設、產業與人口疏移著手,恐怕行政干預市場的措施是無法掌控市場價格的漲跌。

===========================================
感覺是建商讓利換成交 因為建商成本遠較投資客低 更有讓利空間~~

2017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出爐 買賣移轉26.6萬棟

對造另一篇交易量新聞 六都整體下跌10%多 而整年交易量約年增8%
也就是建商降價讓利換成交策略奏效

大約再緩降個2~3成 交易量就有機會增加2~3成
重新回到30萬 象徵房市回穩止跌
但若要上漲 可能需要更高的交易(需求)量了

也就是若未來幾年持續緩跌 交易量應該就有機會回升至30萬交易量了

1998~2014是多頭市場 怎麼喊空還是漲(此時交易量超過30萬)
2015~2017是空頭市場 怎麼喊多還是跌(此時交易量不到30萬)
2018-03-16 22:58 發佈
台北市跌幅達20.09%

還有漲幅100%的。

10年漲1倍北市房產暴衝| 蘋果日報
2010年6月18日 - 《住展》雜誌指出,豪宅坪數大、增值金額高,才會成為富豪錢滾錢的工具。
不只豪宅,台北市屋主不論坐擁的是大樓或是公寓,10年來平均單價漲幅均超過1倍,
房仲業者統計2001年大樓每坪21.5萬元、如今每坪49.7萬元,漲幅130%,
公寓2001~2005年僅漲幅3成,但近3年快速攀升至今年的40.6萬元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台北市跌幅達20.09...(恕刪)

以長期持有是賺的 尤其在之前多頭的10幾年~~

像南部很多透天 10年前才700萬 現在被炒高到1800萬 飆高了2.5倍 根本賺翻
即使下修個2~3成 回到1400萬 還是淨賺了一倍
(只是若在最高點1800萬才買的表示...)

只能說 如果是投資需求 選對時機很重要(地點也重要)

自住就好好慎選 好好議價
在偏空頭市場投資的話 只能說要審慎評估囉
跟人口有關。

土地所有權還是很吸引人的。


除非台灣公投某些敏感議題...
不是2.5倍是四五倍 很多以前才四百萬現在都賣2000萬
月幻星空 wrote:
新聞連結吉家網:台...(恕刪)


賽局裡的大咖玩家又開始出來安撫其他玩家的情緒了.

月幻星空 wrote:
新聞連結吉家網:台...(恕刪)


跌 10% 20%要幹嘛
這些人講這些沒用的

之前可是漲了300%啊
為什麼一直在這裡著墨跌10%

bbp408 wrote:
賽局裡的大咖玩家又...(恕刪)


是這樣嗎?不是一面喊漲一面偷出貨嗎?
地政局資料與分析比較準:
106年11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109.00,較10月106.82上漲2.04%,較2017年同期109.34下跌0.31%,標準住宅總價1,364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50.16萬元。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21.79,較10月120.15上漲1.36%,較2017年同期119.67上漲1.7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07.12,較10月103.67上漲3.33%,較2017年同期99.96上漲7.16%(詳圖4)。
結論:
11月全市住宅價格月線震盪回升,季線、半年線微揚或持平;公寓月線、季線走勢盤整震盪,半年線持續走揚;大樓月線反彈向上,季線及半年線續揚。


101年買的都賺,104年最高點125,105年最低點113。三個月前到121了。數據可是上揚。
必須要認清楚一點。10年前的入手價很低。佔整個房市多少比例我不清楚,但他們就是房市的基本盤。
月幻星空 wrote:
吉家網不動產企研處彙整去年市場成交行情資料,從六都的均價歷史最高點對照各自的低點,兩年多以來房價都呈現明顯下跌趨勢,


這篇新聞有一個地方要注意,

這篇新聞是最高價時和最低價時比較。(借用一下別張圖來舉例。)

.
.
.
.
不是最高價和目前房價比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