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穩住,買房新聞都不是真的.....「11月房市反彈大躍進 六都成交量月增24.3%」

這一定是被騙去交屋的,還有一堆是被騙去當人頭的,
房市持續崩跌中,大家不要去看房,在那邊看房買房的顧客都是sakura


11月房市反彈大躍進 六都成交量月增24.3%

房市進入第4季傳統旺季,根據今(12/1)日六都政府公布的11月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成交量年增10%,與10月情況相比,更大幅上揚24%,累計1~11月交易量,更有13%的年成長。房仲業者分析,房市讓利當道,但仍未見投資買盤回籠,推測房市「旺季微溫」,換屋族可趁房貸利率低時進場。

  由於11月的交易多反映10月實際市場情況,可視為進入第4季傳統購屋旺季後的交易表現,六都總交易棟數為18,841戶,年增率10.1%,台中與台南均出現21.1%年成長率。與10月移轉棟數相比,整體更大幅增加24.3%,除了新北市之外,其餘都會區都有22.0%以上的月增率,整體房市擺脫鬼月干擾,呈跳躍增長。

http://www.cardu.com.tw/news/detail.php?34332
2017-12-13 8:20 發佈
聯邦銀總座:房市現在「根本不是底部」,明年還會繼續下探

2017-12-08 00:57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聯邦銀行總經理林鴻聯昨(7)日指出,房地產市場現在「根本不是底部」,明年還會繼續下探,央行若明年跟進美國升息腳步,房市還會加速落底,但這不表示明年就觸底了,還需要再觀察法拍市場與建商動作等變化。

由於聯邦銀行是隸屬三重幫的聯邦集團旗下企業,林鴻聯對房市的看法頗具指標性。林鴻聯表示,目前市場多數以房屋移轉棟數作為房市多空指標,但這其實是落後指標,因為房市大約在三年多前攀頂,許多建商預售屋最近才陸續開始交屋,自然會使房屋移轉棟數出現增加或者下降幅度見緩,因此該指標對房市多空的參考性受限,他認為房市還不到底部。

林鴻聯並表示,考量房市尚未見底,房價還有下探空間,加上明年央行可能跟進美國升息,促使房市加速落底。不過,這是否表示升息一啟動、房市就觸底?林鴻聯認為,還須一併觀察法拍市場變化,以及建商推案與促銷策略的改變。

日前金管會放寬銀行業房貸承作的風險權數計算,有利聯邦銀再釋出百億元以上的房貸量能。林鴻聯表示,目前聯邦銀的土建融含房貸餘額占存款發債比重,距離銀行法上限的30%還有很大距離,因此釋出的量能可以用來擴增房貸。

交屋拉
建商爽拉
被交屋的除了真正的自住其他應該都在煩惱了吧
roward wrote:
被交屋的除了真正的自住其他應該都在煩惱了吧


推"被交屋".


source: ake999大提供

建商應該很開心!!

bbp408 wrote:
推'被交屋'. source...(恕刪)


看到別人被交屋真是爽,
房屋一直跌價,就是買房的人一直變窮,就等於我越來越有錢

Basileus wrote:
看到別人被交屋真是...(恕刪)

真正買房自住的會管漲跌?
至於搞投資投機的盈虧自負不要哪天虧錢虧到又自殺上新聞就好了
小弟個人覺得就算是自住還是會有差
房價跌了 -> 自己會比晚買的人可用現金少


roward wrote:
真正買房自住的會管...(恕刪)

blueezccs wrote:
小弟個人覺得就算是自住還是會有差
房價跌了 -> 自己會比晚買的人可用現金少


買房會跌價變窮,還不能一直換新iphone,真的是人生最悲慘的事

Basileus wrote:
買房會跌價變窮,還...(恕刪)

你確定?
回溫文每個月都有耶~怕什麼
移轉棟數=買氣?誤會大了!

所謂的買賣移轉棟數,全稱為「建物所有權買賣移轉棟數」,指的是完成登記過戶的建築物數量,媒體對於買賣移轉棟數的報導,之所以經常讓民眾混淆為當月「成交」了多少戶,關鍵便在於「時間差」的問題,而這其中,除了官方公布數據的時間點,還有房屋從交易成立到完成過戶中間的時間落差。

所以投客開始繳 利息 管理費 了嗎?
難怪這麼積極的洗腦 轉手不出去真是煩惱怎麼過年阿

fzw wrote:
移轉棟數=買氣?誤...(恕刪)

不要戳破樓主的真正意圖
順著他的話回回他讓他有成就感一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