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陸資加碼台北港丶台中港?

陸資加碼台灣房產? 馮侖不懼"八卦山"來台蓋養生村!? 國民大會 20171121 (完整版)
台北港(八里)+台中港(清水)。我們嫌風大交通不便,大陸人或許已習以為常接受以渡輪為交通。而且台灣的醫療品質,健保比大陸好,大陸退休的老人來臺養生,這未來可行嗎?陸資加碼台北港丶台中港?最近很奇妙,不少外地人尋問房市,明年的市場感覺軌局多變。陸資加碼台北港丶台中港?
2017-11-25 9:14 發佈
sunnight123 wrote:
陸資加碼台灣房產? ...(恕刪)

每年都有聽說,就是聽說,真的動了再說吧。
我也是遇到大陸人透過在台陸配幫忙找房,
至於找的如何沒多問,反正真的來了再說吧。

cobrawu wrote:
每年都有聽說,就是...(恕刪)

你是我認識的C大嗎
’八卦山’聽說大陸人買了40幾戶,
那邊前年到天元宮賞櫻花時有經過,
3棟大樓,
應該有幾百戶。
當時售價貴森林。
他們如果錢多,
可能會整個盤下來,
當成養生中心,
如果好好經營,
加上未來如果兩岸關係好一些,
他們在大陸的人脈,
應該是可以吸一些人來台。
前提是投資資金不是小數目。
roward wrote:
你是我認識的C大嗎...(恕刪)

我早就買好等他們來啦,貸款繳完了又沒壓力,來了也好沒來也罷,要擔心的是兩手空空沒房沒錢的吧

其實會買在港口旁絕對不是蓋個養生村那麼簡單啦,後面文章還很大篇,懂的人看門道,不懂的看熱鬧,週休二日不想浪費在01上,台南出大太陽,出門去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對面在搞一帶一路
投資的是東南亞的港口
還在作夢?
政治議題不解決
陸資就不會過來投資台灣

=======================================================
老總馬來西亞考察震撼:東南亞全是中國的勢力範圍了,小英新南向還要玩什麼

撰文者黃齊元

螢幕的背景音樂是「再回首」,接著姜育恆出來講話,原來他替一家海外房地產開發商代言,介紹馬來西亞。他因為很喜歡當地的環境,退休後有一部分時間住在那兒。

我陪客戶到馬來西亞考察投資環境,我們造訪的地方叫麻六甲,乃馬來西亞最有觀光價值的歷史景點,緊臨繁忙的麻六甲海峽,有600年歷史,馬來西亞最早即發源於此。

麻六甲曾為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但最特殊的是它和中國的關係。明朝永樂年間,鄭和艦隊下西洋,以麻六甲為停泊基地,後來很多人待了下來,至今當地仍保存不少鄭和遺跡,被列入世界遺產。

麻六甲最近變成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馬正共同斥資800億人民幣,在此建造「皇京港」 (Melaka Gateway),這是一個能滿足大型貨船的深水碼頭,預計2025年完成。此外,還計劃填海建造人工島,整個地方將來就變得和杜拜一樣。

換言之,麻六甲未來除了是文化、旅遊重點城市外,還有龐大的經濟和軍事戰略價值,地位一下子躍升了三級。

受衝擊最大的是鄰近的新加坡,引起其高度關切。皇京港不會取代新加坡,但由於麻六甲戰略位置實在太好,又有中國加持,因此未來勢必改寫地緣政治版圖。

新加坡過去比較中立,在中美間左右逢源。然而在美國退出TPP之後,李顯龍立場有明顯改變,積極拉攏習近平。

中國絕不會讓任何國家主宰其命運,特別是對一帶一路這麼重要的項目。馬來西亞即為其重點扶持的對象,可以適度制衡新加坡。

除了港口以外,中國正在寮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境內興建鐵路,連接整個中南半島,未來從昆明搭「泛亞高鐵」直達新加坡,只要10個小時,其中「隆新高鐵」段2026年完工後,吉隆坡到新加坡只要90分鐘,中間站即為麻六甲。

整個看完後,我的感覺超級震撼。一帶一路不是畫大餅,而是前瞻、全面、精密的戰略規劃,從基建開始做起,以飛快的速度在向前推進,而所有東南亞國家也全力和中國配合。未來10年,東南亞的面貌將徹底改觀,這就是跨地域頂層設計的力量!

相較之下,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缺乏清晰的藍圖,也沒有實際的步驟,蜻蜓點水、螳臂擋車。如果沒有和中國的戰略聯盟及友好關係,台灣很難在此有所作為,整個東南亞早已是中國勢力範圍。

站在投資觀點,麻六甲簡直是黃金的機遇:什麼東西都比台灣便宜,沒有資源匱乏的問題,未來前景本身就看好,再加上一帶一路政策配合。我的客戶在此行後,已決定加速前來投資。

其實25年前台商就曾在東南亞布局,後來大陸投資開放後才轉而西進。未來台商南向投資的策略,將非常不同於過去在中國,製造業不是重點,服務業、房地產甚至文創,反而存在許多商機!

中國著名的戶外大型戲劇「印象」,最近將觸角伸往海外,首站即選擇麻六甲。當地正興建一座2,000人的劇院,可以360度轉動,預計2018年完工,巧妙地融合鄭和歷史故事,連結中國和東南亞,大發觀光財,比起小英去南島尋根,層次要高明太多了!

這次回台的前一天住在吉隆坡,也有極深感觸。整個吉隆坡正在快速發展,辦公樓和五星酒店到處林立,除了著名的雙子星大樓外,目前還在蓋一座世界第二高的118層建築,以及一個涵蓋25棟樓的國際金融中心,所有招商均已完成,引進世界一流企業進駐,給予其10年免稅優惠。

馬來西亞是有雄偉願景的國家,前總理馬哈迪在1990年提出「願景2020」,如今許多已實現,將行政中心遷至全新打造的太子城即為一例。

馬來西亞種族多元,除了馬來人,還有華人和印度人。華人掌握經濟勢力,但馬來人卻有政治權力,相互平衡,強調種族和諧、多元價值。

馬來西亞人愛國意識很強,接待我們的是第三代華人,非常擁護總理納吉,雖然他因為貪污醜聞爭議不斷。馬來西亞人對新加坡人普遍沒有好感,對於當年新加坡脫離馬國獨立耿耿於懷。現在隨著馬來西亞經濟起飛,新加坡卻因為地理因素面臨發展飽和,你可以感受到馬國人民一種復仇成功的喜悅。

馬來西亞人口3,100萬人,算是一個小國,但卻在上升中。它好比今年世界大賽冠軍休士頓太空人隊,薪資不高,算是一支平民球隊,過去曾連3年敗場破百,但這幾年整軍經武,培養有潛力的年輕球員,終於倒吃甘蔗,打敗道奇這種大牌。相較之下,台灣就像一支大牌卻戰力下滑的球隊。

全球很多經貿交流正在發生,但台灣均不在其中。上周川普訪中,習近平送給他2,535億美元的大禮,這是中國替美國創造工作機會。

上周鴻海在美國威州100億美元的項目也順利簽約,這代表台灣替美國創造工作機會。

阿里巴巴雙11狂歡節剛落幕,創下單日人民幣1,682億元的歷史紀錄,這是中國人替自己創造經濟產值。

今年年底,全馬來西亞的7-11均可使用支付寶,新經濟正全面與中國接軌,阿里的第一個「數字自貿區」就設在馬來西亞,這是中國替東南亞創造新的未來。

小英政府的戰略是遠離中國、緊抱美國、寄望南向。任何人都看得出來,something is missing。

馬來西亞的招商口號叫做「Malaysia, truly Asia」。

當然,我們也可以自豪地說,「Taiwan, truly Taiwan」。
sunnight123 wrote:
陸資加碼台灣房產?...(恕刪)


樓主有興趣可查一下台灣這幾年港口貨櫃進出量。

還有貨櫃是直接上船往歐美?

還是先送對岸港口集貨再往歐美?

另外老共搞一帶一路都搞的熱火朝天了。

加碼台北港,台中港??
文章的意思是貨櫃 改成郵輪 觀光 養生 醫療 園區
東北人不怕風大 大陸又缺醫療 從大陸坐遊輪一個半小時就到

來臺中觀光 住養生村。看病

我覺得台中港三井。不只吸引大台中人。也想吸對岸同胞

現在已有三井 陸資。遠雄 寶佳 總太 已進場


不相信就在旁看好戲 錢給人賺。 如此而已


台灣還能有蛇摸? 醫療 ? 美食? 晶圓? 土地可持有? 觀光?


cobrawu wrote:
台南出大太陽,出門去(恕刪)


看到這句,羨慕中
遠雄清水區梧棲掛賣物件很多,版大可以請屋主惜售下架,放著等漲價,另外三井投資規模也減半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