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市今年落底?!顏炳立:胡說八道!今年就是「殺價、取量、搶錢、逃命

顏總肯講實話,
其他房市大老為了自己利益一直催眠大眾..............

房地慘循環都是很長一端時間 .........
何況台灣人口紅利沒了......逃命....逃命..逃命..........



房市今年落底?!顏炳立:胡說八道!今年就是「殺價、取量、搶錢、逃命

A+
2017-10-11 15:29:02 聯合新聞網 富比士地產王

期不少房仲業者均指出,今、明兩年房市落底機會大,不過,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今(29)日強調,今年房市仍是「殺價取量」,只要交易量沒超過30萬棟,房市就只會緩跌、不會落底,說市場會起來的人都是「胡說八道」。

顏炳立表示,今年整年情況是「價不降、量不出、量不出、不見底」,別以為利空市場下的小反彈就是買氣來了,近期交易量增加只是「冬天裡偶見的陽光」。

他說,全年房市交易量沒有超過40萬棟,不要說市場已經回溫,30~40萬棟也只是盤整,而全年交易量估計不到30萬棟,市場都只是反覆下跌,整體緩跌趨勢不會改變。

顏炳立指出,現在市場是四不一沒有,「不甘、不願、不捨、不賣、沒買家」,預售市場要讓利,才有搶錢的機會,房市讓利將成常態。

他觀察,現在蛋黃區仍在緩跌中掙扎,蛋白區跌幅比想像中嚴重,已經「變黑了」,而他先前預估蛋黃區會下跌2成、蛋白區跌3成,現在蛋黃區跌幅已與預估時差不多,蛋白區則更已跌破3成。

除了住宅市場慘澹外,商用不動產市場也不太樂觀。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17年第3季投資市場交易量約新台幣111.8億元,較上季增加10%,累計前9個月交易量約342億元,未有百億大案成交,較去年同期交易量減少約41%,全年交易量恐創新低。

至於土地交易,距離2017年第3季底尚有2天,土地所有權交易量已篤定突破335億元,重返5年平均季交易量。此外,住商類土地也重新奪回單季10大交易案的主角地位,擺脫過去一年半以來,屢屢被工業地產盤據交易要角的難堪場面。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不動產市場已低迷3年,部分開發商已看淡都更類型投資,近期「危老重建」議題雖喧騰一時,但開發商逐漸體悟到地主整合不易,以及容積獎勵誘因不足等現實面問題後,紛紛轉向重劃區土地佈局,包括板橋江翠、新店央北、桃園中路、高雄中都等重劃區,皆看得到建商陸續插旗之趨勢。

楊長達指出,以6都政府積極標售重劃區抵費地的態勢,今年全年土地交易量可望重返1100億元,達到10年均線水準。
2017-10-15 12: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市 顏炳立
顏總在兩年前之前也還很嘴硬,
但顏總也是第一個敢說實話的房市大老,
他是識實務者,其他還在等翻盤的房市大老無非是想回到前幾年吃香喝辣的時代,
別傻了,台灣人口2050跌破兩千萬人口,誰買??
ebola01 wrote:
顏總肯講實話,其他房...(恕刪)

哈,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一通電話,賴院長要把閒置工業用地逼出來了,廠房蓋好需要人去操作吧,到時候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顏總真的好準,要倒過來看
ebola01 wrote:
他說,全年房市交易量沒有超過40萬棟,不要說市場已經回溫,30~40萬棟也只是盤整,而全年交易量估計不到30萬棟,市場都只是反覆下跌,整體緩跌趨勢不會改變。

商業週期循環3到7年.

債務週期循環20到30年.

生產力週期循環一甲子起跳.

==============================================

從房地產的短,中,長三個週期循環來看.

無利可圖改變了短期的商業週期循環.

表內外的收縮改變了中期的債務週期循環.

人口負成長改變了長期的生產力週期循環.

這三種循環還會彼此干擾拉扯.

===============================================

短中長三個周期循環都在差不多的時間開始往下轉折.

再來看炒房集團只唱多不掃房所來的成交量.

好戲才開鑼暖場而已.

房市今年落底!?
cobrawu wrote:
哈,計畫趕不上變化,...(恕刪)

但是!是逼出來做廠房用途,不是住宅用途耶
http://m.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10140157.aspx
terrybog wrote:
但是!是逼出來做廠房...(恕刪)

廠房多了,操作人員工程師也多了,不需要住宿的地方嗎?

還是說這些都是全自動化工廠,裡面都是機器人裝配,工作人員只要個位數。在可見的10年內應該還不可能全部施行
cobrawu wrote:

哈,計畫趕不上變化...(恕刪)

C大的是指閒置工業用地政府代為標售的政策嗎?這是為臺灣中小企業設想的德政,要杜絕養地賺價差,佔著毛坑不拉屎的投客,應該是臺基電跟供應鏈的場商不爽投客圈地賺價差很久了,不協助取得土地,對案便宜的土地跟基礎建設等著我,看政府是要投客賺還是留住產業,如果未來可以擴大適用到住宅,那真是大德政。
cobrawu wrote:
賴院長要把閒置工業用地逼出來了,廠房蓋好需要人去操作吧,到時候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局面?如果真的能把廠房蓋好,會是可笑的局面。

2015年,經濟部規定,出售工業區土地時需附加強制買回條款。
也就是業主在二年內須取得使用執照並按核定計畫完成使用,否則強制買回,保證金不予退還。
此舉已減少新工業區囤地問題。

但2015年之前的工業土地,除了閒置,還有被挪作住宅用,
即所謂的「工業住宅」,或都市計畫變更為住商用地。

所以賴院長要搞強制拍賣,有點脫褲子放屁。
2015年前地閒置不多,也弄不到多少地。
2015年後的地根本無須強制拍賣,本就可強制買回。

再說了,
若以前能蓋廠房,早就蓋來賺錢了,何須囤地?
當然是1.蓋工廠賺不到錢。2.囤地蓋住宅可賺更多錢。
目前有能力擴廠賺錢的工業地也就幾個科技園區,
就算彰化雲林工業地都釋出了,遠水救不了近火。

再考慮一點,
科技業要擴廠,先考慮電夠不夠。
台積電預估新廠用電約72萬瓩,依前陣子缺電狀況,台積電新廠將損失慘重。
因為非核家園,核電廠要除役了。
因為火力家園,一堆人在抗議,
電從哪來?沒電怎麼設廠?

John6700 wrote:
C大的是指閒置工業用...(恕刪)

我很粗俗的觀點來看應該會先動工業用地,因為炒的太高了,
等到廠商都進駐後周遭住宅需求出來時建商就開始跟著動了。
這次應該不會重蹈王聖人當初幹的傻事,因為時空不同了,
人的想法也不同了。將來中南部工業區土地若大幅釋出,許多
廠商會開始南遷,相對的就業人口需求也會增加,許多中南部
北漂的小老百姓也有機會回鄉發展,不用死守在北部,然後台北
開始減壓,土地住宅開始轉為商業使用為主,以上是我鬼扯,
看看就好。

其實我比較在意的不是工業用地,和我無關。我比較有興趣
的是其他部份,您若有興趣可以去搜尋賴院長的FB,有玄機。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hittaku0413 wrote:
局面?如果真的能把廠房蓋好,會是可笑的局面。

2015年,經濟部規定,出售工業區土地時需附加強制買回條款。
也就是業主在二年內須取得使用執照並按核定計畫完成使用,否則強制買回,保證金不予退還。
此舉已減少新工業區囤地問題。

但2015年之前的工業土地,除了閒置,還有被挪作住宅用,
即所謂的「工業住宅」,或都市計畫變更為住商用地。

所以賴院長要搞強制拍賣,有點脫褲子放屁。
2015年前地閒置不多,也弄不到多少地。
2015年後的地根本無須強制拍賣,本就可強制買回。

再說了,
若以前能蓋廠房,早就蓋來賺錢了,何須囤地?
當然是1.蓋工廠賺不到錢。2.囤地蓋住宅可賺更多錢。
目前有能力擴廠賺錢的工業地也就幾個科技園區,
就算彰化雲林工業地都釋出了,遠水救不了近火。

再考慮一點,
科技業要擴廠,先考慮電夠不夠。
台積電預估新廠用電約72萬瓩,依前陣子缺電狀況,台積電新廠將損失慘重。
因為非核家園,核電廠要除役了。
因為火力家園,一堆人在抗議,
電從哪來?沒電怎麼設廠?

換人當家了,腦袋也要換了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