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 月減16% 年減7% 北市慘跌年減28%(地政局統計資料)

新聞連結
北市慘跌 7月移轉棟數年減28%
淡季衝擊 7月六都房市移轉量普遍月減
《傳產》賣家有意、買家無情,H2房市低溫悶燒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 月減16% 年減7%  北市慘跌年減28%(地政局統計資料)

蘋果日報
2017年7月6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新北市之外的5都交易量已揭曉,移轉棟數最多的為桃園市3214棟,其次是台中市3143棟,但較上月減少近2成,5都中月減最多。另外,台北市有1976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8.56%、跌幅最大。
移轉棟數最多的是桃園市有3214棟,較上月減少7.72%,更比去年同期減少20.25%。其次是台中市移轉棟數3143棟,比上月減少19.31%,較去年同期成長11.89%。交易量排第三的是高雄市,7月移轉棟數有2969棟,較上月減少11.32%,比去年同期略減2.30%。
另外,台北市7月移轉棟數有1976棟,較上月減少9.69%,較去年同期慘跌28.56%,是5都中衰退最多。台南市移轉棟數有1537棟,較上月減少15.69%,但比去年同期成長3.15%。
針對台北市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慘跌28.56%,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北市量縮明顯與價格偏高有關,同時受到新北房市下跌,吸引許多北市購屋族轉戰新北市。
台中市是5都中,唯一年度增幅最多達11.89%,群義房屋總經理室協理許鴻政認為,成績尚可,只是買氣擴張力道有限,較上月減少近2成,交易量主要集中在西屯、北屯和南屯區,特別是七期、十二期重劃區,和中科等熱門購屋熱區。(顧美芬/台北報導)

鉅亨網
全台房屋買賣移轉量於 6 月攀上近 18 個月新高之後,7 月房市交易量從高檔下滑。根據各都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顯示,移轉棟數月減幅度介於 7%-20%,六都移轉則月減 16%。

台灣房市進入第 3 季淡季,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房價已在谷底盤整,尤其中古屋市場已無太多降價空間,買方不願追價,買賣雙方回到拉鋸戰,因此交易量卡關,估計下半年的交易仍會處於「賣家有意出售,買家無情殺價」的盤局。
六都 7 月狀況方面,以新北較月減 24.8% 最高。張旭嵐表示,6 月新莊爆交屋潮後,7 月明顯量縮,交易量集中在新莊、新店、淡水,整個新北的交易量仍比去年同期增加 2%,讓利換成交的購屋誘因,在推案量大的區域更加明顯。
台北市去年 7 月時,萬華區一度爆出 959 棟大量,比平常均量約高出 800 棟,若扣該區大量交屋影響,則實際上台北市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和去年同期相當。

桃園去年同期也因合宜住宅交屋,房市交易量爆出 4000 棟的大量,若扣除交屋的影響,則量縮狀況就未顯得特別顯著。
至於中南部地區則可發現交易量出現明顯量縮,比較特別的是 7 月移轉量,包括台中市、台南市都高於去年同期的水準,房市交易表現穩定。

信義房屋 (9940-TW)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房市從農曆年後就快速回溫,景氣高峰期大概落在 5 月,6 月全國的買賣移轉棟數 2.65 萬棟,創下近 18 個月以來的新高,隨後房市開始反應淡季表現,移轉量呈現回檔修正的狀況。
今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約 2 萬棟,主要是去年因受房地合一因素干擾,上半年是基期最低的時間點,隨去年下半年的移轉數據逐漸恢復正常,今年下半年不易再出現單月大幅跳增的現象。

==========================
目前1~7月六都總成交量11萬多,僅比去年的10萬略高1萬。
還沒進入鬼月就開始量縮了,而且今年有大量交屋潮支撐還好
等明後年失去2014~2015高點進場的預售屋交屋潮 就會反應真實行情

北部先漲先跌 南部晚漲 目前觀望中 後續如何 請各位看倌發表意見囉~~
今年建商有讓利(房價下修) 預估整體交易量稍稍提升 會落在24~26萬間 離回穩的30萬還任重而道遠呀~~

1998~2014是多頭市場 怎麼喊空還是漲(此時交易量超過30萬)
2015~2017是空頭市場 怎麼喊多還是跌(此時交易量不到30萬)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 月減16% 年減7%  北市慘跌年減28%(地政局統計資料)
2017-08-01 23:55 發佈
月幻星空 wrote:
北市慘跌 7月移轉棟數年減28%
淡季衝擊 7月六都房市移轉量普遍月減

代替中立宇宙人來回覆一下:
自五都升格以來,今年是交易量最差的七月,前兩年至少都能站上一萬八千戶的低門檻,在交屋潮的帶動下今年竟然還能繳出這張成績單,實在很慘
Ljy milk wrote:
代替中立宇宙人來回覆一下:
自五都升格以來,今年是交易量最差的七月,前兩年至少都能站上一萬八千戶的低門檻,在交屋潮的帶動下今年竟然還能繳出這張成績單,實在很慘。

+1

其實應該要有扣掉新屋交屋的數據,更能反映景氣

尤其是台北市

再扣掉長輩 (以買賣方式) 轉移給晚輩的數據

實際買賣能有幾間呢?
压根兒沒想到會這麼慘,我以為會在第四季才開始,最近被仲介煩死了,江翠跟新埔到底有幾家仲介了,光永慶我就搞昏了.
好奇怪歐
宇宙人出現不是都貼回溫文
看來每次貼完回溫文打臉文出來後宇宙人又要消失了

roward wrote:
好奇怪歐
宇宙人出現不是都貼回溫文...(恕刪)

一個月交易回溫不算回溫

只是下降波段的緩衝

例如從合歡山開車到埔里

雖然是下山

但也會遇到一些短暫的上坡

孫浩彧 wrote:
一個月交易回溫不算...(恕刪)

不知道這次宇宙人又要消失多久才會有回溫文讓他貼了

roward wrote:
不知道這次宇宙人又要消失多久才會有回溫文讓他貼了

七月份他都能說月增3%了,他下個月再出現也不用覺得意外!
Ljy milk wrote:
代替中立宇宙人來回覆一下:
自五都升格以來,今年是交易量最差的七月,前兩年至少都能站上一萬八千戶的低門檻,在交屋潮的帶動下今年竟然還能繳出這張成績單,實在很慘


我都不知道我有代言人了
L大謝謝啦~
不過這樓很多都有提到我,我的粉絲看來還不少~


不過說真的,房價才稍有起色,屋主就拿俏(是不缺錢哦?),你不買我不賣,苦的還是這些中間的房仲就是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