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台灣總經理顏炳立不久前喊出「豪宅窮途末路」,預言未來房價要再跌3成!房市928檔期開跑,但前景卻不被看好,被視為房市領頭羊的豪宅市場,也無力帶領一般住宅殺出血路,交易量節節敗退。
不久前顏炳立以林志玲比喻豪宅,如花比喻一般住宅,直言「林志玲不好、如花也不會好」,同步看空豪宅與一般住宅市場,並認為未來房價還要下修至少2成以上,才能讓房市再展曙光。 豪宅市場冷颼颼,許多建商為了求生存,改以小坪數販售以降低總價,吸引民眾進場,低總價已成今年主流,但也有不少豪宅建商以拖待變,期能度過這波房市寒冬。 對此,就有房產專家分析豪宅市場為何會如此悲慘的原因在於,除了央行選擇性鬆綁信用管制,但對豪宅未解禁,加上房屋稅、豪宅稅、囤房稅等新政策紛紛上路,更讓一棟市價更高的豪宅買方更加卻步。 豪宅交易量到底有多差?據永慶房產集團彙整的資料顯示,2016上半年,北市破億豪宅成交件量僅51件,比去年同期足足少了3成,據實價資料統計,豪宅已跌回3、4年前的預售價,在全球37個主要城市中,跌幅排名第二。
建議賣方快降價賠售 不然明天會更慘
之前有分析是收入高台灣4倍挪威,人家首都奧斯陸每坪約76萬台幣就可買地點不錯品質不差的房子,加入公設灌水因素,台北市可能只買幾十年老舊公寓。其他很多先進國家知名城市每坪實坪單價都遠低於台北市,但人家收入是台灣人的幾倍。
所以,老是怪房屋稅等等,有轉移焦點之嫌,台灣的豪宅囤屋稅在國際上也是相當低。前行政院長住的是幾億元豪宅,卻計較這區區幾十萬元差額的房屋稅。此外,以前最愛說市場有錢人很多,口袋深不可測,想必根本不需要跟銀行貸款,現在怎麼又説跟央行管制豪宅信用有關。
之前不少房地產業者激勵買不起房的,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現在這句子該拿來鼓勵自己,而不是在媒體發牢騷。老實說這種低收入,這種高房價,還説買不起房不爭氣,頗強人所難。
之前看到一位大大說,他只能租多少錢的舊房子,但一堆新房子卻空著,點燈率很低,這就是這幾年房地產炒作後的後遺症,房子不是拿來住是拿來炒,讓真正需求的人買不到,說真的,你去炒藝術品、畫、骨董、珍稀錢幣或郵票等等,大家不會有意見,反正那些也不能吃,不能住。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