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聞] 張盛和:房地合一若上路 奢侈稅考慮退場



張盛和:房地合一若上路 奢侈稅考慮退場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8877056.shtml

【聯合報╱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

2014.08.18 03:27 am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指出,若房地合一所得稅順利修法、明年上路,可以考慮讓奢侈稅退場。

財政部下半年持續推動不動產稅改,張盛和明天將主持第二場稅改座談會,聽取各界意見。他說,此次座談要解決的是「賣房賺大錢,卻課不到稅」的交易問題。

張盛和指出,為避免不動產稅改被年底選舉口水淹沒,規劃明年初提出修法,沒有提早的打算。他說:「我現在日思夜想就是不動產稅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沒有心理壓力,也不擔心影響烏紗帽。

張盛和表示張盛和分析,我國現行不動產所得稅制有三大問題:一年內買賣課不到土增稅、房地分開課稅形成避稅漏洞,以及房地所得偏離實價。他說,必須建立房地合一稅制,來解決所得課不到及無法計價的問題。

至於,持有稅的檢討與改革不是當務之急。

張盛和說,持有稅的問題在於「評價」,與房地合不合一無關,評價的權力,依法在地方政府手中,即使財政部努力修法提高稅率,若地方政府不調整評價,也只是白費功夫。他指出,如果要改革,需修的法很多,難度很高;但稅改要「先易而難」,一步步推動才能成功。

張盛和說,韓國的「綜合不動產稅」也是所得稅,是對囤屋族加重稅率,不是提高持有稅。

賦稅署官員研究各國不動產稅制後發現,許多國家因為不動產所得稅偏低,才會對持有課重稅。但不動產持有稅太重,大家會受不了,貿然增加,反彈會很大。

至於奢侈稅,張盛和說,此次不動產稅改會一併考量檢討奢侈稅,若修法方案大家都贊同,新法順利上路,讓不動產交易所得可以實價課稅,「就可以考慮讓奢侈稅退場」。

==============

1.財務部長說:持有稅的檢討與改革不是當務之急
2.財務部長說:房地合一新法順利上路,讓不動產交易所得可以實價課稅,就可以考慮讓奢侈稅退場

這兩大重點,大家覺得會對房市怎麼變化????

2014-08-18 14:58 發佈
張盛和是傳統官僚, 他一向是稅改的阻礙,只會爭功諉過, 施政重心在搏媒體版面, 小事還會做一點,房地合一是大案, 他只是應付輿論要求,嘴巴說說敷衍了事而已,別指望他是有心推動改革.
去看看台灣前百大地主或不動產持有人名單就會知道,這一切是真還是假的。

boboyang wrote:
1.財務部長說:持有稅的檢討與改革不是當務之急
2.財務部長說:房地合一新法順利上路,讓不動產交易所得可以實價課稅,就可以考慮讓奢侈稅退場

我個人也認為:

1.當務之急是先讓縣市首長全面換人。

2.房價無法合理修正,就可以考慮讓"車輪黨"退場。

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官僚!
很多短進短出的投資客解套囉..

感謝部長德政。
在房市的轉折點上,把他的量解放.
這不是提油救火.

boboyang wrote:
張盛和:房地合一若上...(恕刪)


趕緊的~ 讓奢侈稅退了吧~

我想看煙火秀....
很多人都把一切生命中的不如意推給政府
其實市道再差都有才俊之士掘起
市場再好也是有人失敗破產
想要成功第一步就是為自己的成敗負責


台灣政府打房有沒有效?
是的,打房開始後房價還是在漲
但是不是只有台灣漲全球都在漲
連房地價一向最穩定的德國都在漲
如果台灣三四年前不開始祭出打房措施
那今天的房價會比較高還是比較低?
而且好幾個都市含台北房價不是開始鬆動了?


全球房價狂飆的最主要因素在於全球拼命公開印鈔
美國從 2008 印到現在
最近美國要開始要少印了
但是 歐元區 大陸 日本 英國 卻接手大印特印
這個問題小小的台灣政府只能夠接受自行應變無力改變


鈔票多了價值就下降購買力就下降
所以人類印不出來的東西就會漲價
如果大家注意投資市場名畫 古董 古董車 限量錶 珠寶 的漲幅才真正可怕!
房地產漲幅算什麼?
而且他的漲幅可能只是反應鈔票購買力的下降
以鈔票購買力來看可能漲的並不是那麼多
所以很多人置產也不見得為了炒房而只是為了保住他犧牲青春血汗辛苦賺來的鈔票的購買力

以過去這一百年來看美國房地產漲了十倍
但扣除通貨膨脹只剩下一倍
黃金價格 1900年每盎司18 美金 1970年每盎司36美金 2004年每盎司400美金 現在每盎司1300美金
更再三顯示鈔票長期購買力下降得多麼可怕

只要全球印鈔不停止(或者不超發鈔票,很多國家沒有QE之名但是長期默默的多發鈔)
鈔票的購買力就是會繼續下降
用政府公權力是可以讓漲幅減少或者一時下跌
但是如果長期而言還是不可能壓抑住的







boboyang wrote:
張盛和:房地合一若上...(恕刪)
重點是政府要 加稅 !!!

奢侈稅是從短線投資客手中要錢.

房地合一是從長期持有人手中要錢.

持有稅是從所有擁有房子的人手中要錢,也可能一部分是來自租屋族的手中.

要房價修正,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控管貸款利率與成數,例如管制不可用100萬自備款賣1億的房等.但政府不做,理由是什麼?最可能的答案是政府只想加稅.

政府一直加稅,身為國民必須配合,但加的稅金照顧了誰?過去有個研究,台灣的社福預算在全世界各國排名極高,但與其他國不同之處在於台灣的社福偏向照顧的是特定身分人士,如退撫榮眷,退休公教等,這也是為何非上述身分的我們都感受不到台灣是高度社福的國家原因之一.

奉勸一直吵著要加稅的人,也要把注意力移到政府如何使用稅收,你我多繳的稅金,有多少比例是匯入遠在加拿大或他國爽退,也早已宣示放棄中華民國國籍的的退休人士的帳戶中?



Suarez wrote:
很多人都把一切生命中...(恕刪)


所以多看鑑價節目女人要有錢

bj4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