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海協兩會21日將在上海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擴大開放大陸來台投資,或台資到大陸投資項目,從大型企業到與民生相關的中小企業都有,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未來大陸企業加速布局台灣,進駐台灣都會區精華商圈,包括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區的商辦,在陸企來台置產效應帶動下,可望形成價、量俱增的趨勢。
賴正鎰表示,台灣方面下半年新推案分別有新北市五股「鄉林靜朗」、北市社子「鄉林左岸」、天母「鄉林大境B、C區」、淡水水仙段案、北投溫泉別墅案、蘆洲中正案、萬華都更案、士林官邸,及位於台中科博園道的鄉林企業總部案及太原園道案,今年度在全台新推案總銷金額達300億元;其中台北的士林官邸,鄉林大境A、B、C區,新莊鄉林淳清,鄉林皇居,台中科博園道案都屬完全完工銷售。
在大陸布局方面,賴正鎰說,在大陸的「1030計畫」(10年內成立30家涵碧樓)至今已實施2年,轉投資的青島涵碧樓將在今年底前開幕,預計明年8月開幕的南京涵碧樓,其中商辦與酒店式公寓也將在今年第4季開賣;成都的地塊也將在近期摘牌,正式取得土地後,可望加速規劃。未來3年內可望動工的還包括桂林、成都、瀋陽等地涵碧樓,屆時就有5家涵碧樓;屆時在大陸推案金額將超過1000億元。
展望今年下半年房市,賴正鎰認為,去年台灣房市受到國際大環境景氣不佳、政府陸續祭出打房政策影響,房地產市場交易量明顯趨緩,影響建商推案意願。
他說,今年上半年隨景氣緩步回溫,且去年8月上路的實價登錄至今已有10個月,房價資訊透明化的成效顯著,民眾觀望心態與購屋疑慮也逐漸消除,建商不會亂開價,上半年加速推動買氣上升,加上國內利率持續維持低檔、市場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購置不動產成為抗通膨保值的最佳選擇。
感覺有點像馬先生當初要上任時,所丟出的題材,房價好像也是那時開始失控的,要再來一遍嗎?
Mark.j2 wrote:
海基、海協兩會21日...(恕刪)
建議樓主和賴董先看看Shibor再說

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
在中國確實是資金短缺,但那只針對於企業及地方政府公共建設的放款,事實上民間的資金是非常充沛的,不管二岸開放的內容為何?很簡單的算法,如果前來台灣投資的陸資有一千家,那等於是有一千個家庭,大陸人的經商習慣是呼朋引伴,比如說這一區是經營洗髮業,那他們就會低價競爭,然后附近越來越多自己親朋好有進來開設,把原本的商家趕出市場,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些人就會有住的需求,那自然就會買下來,何況以高雄精華區的房價是海南三亞的三之一外,台灣不動產是可以永久擁有的,當然吸引力更大;
事實上歐美、加拿大、澳州是大陸人的第一選項,但也有少數陸資對台灣市場有興趣,但我們所謂的"少數",跟中國的"少數"真的差距是很大的,會如何變化? 真的不曉得,但不要掉以輕心,大家看到的中國政府大力打房,但事實上民間房價卻沒有掉(至少住的地方在漲價,深圳也沒有掉價),還是很多人用現金在買房子,市場的剛性需求還是在;
最近聽到他的公司被中國低價貨拚倒失業,對照他以前愚蠢的鎖國論,真是自己搬磚砸腳,願不得別人,只是許多不贊成「鎖國論」也被跟著拖下水,無妄之災。
之前好好鎖國,今日也不用看人家臉色,搞到要人家施捨般的ECFA、觀光客,但實際又沒賺到多少。
永言配命 wrote:
我只看見台灣產業漸漸的要被中國取代了!
台灣去中國只能做雜事
中國來台灣都是投資>>>說明白就是用錢買參與權和經營權
從開放去中國投資到現在一二十年!
台灣有多少勞工就業機會被中國工廠拿走了
這幾年台灣有多少白領的工作被中國拿走了
服務業再開放
等著看吧!
沒有收入還買什麼房子~
憑心而論~你身邊的朋友收入是變好還是變差~不用回答我
我個人自問自答~可能我出身差~
我朋友的收入有八成以上都變差了(不然就是薪沒漲~工時變多)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