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經濟早就崩盤了,但房價不會崩盤......

台灣曾經是跨國科技企業在亞太地區的主要集中地,從IBM、HP、Intel、Microsoft到Oracle、SAP、Sybase....等等。
七、八十年代的求職者都知道,要拿高薪就要進這些跨國企業、外商公司,我的很多同學朋友都是如此,薪水常是本土企業的二倍以上。
現在這些公司幾乎都遷出台灣到大陸或新加坡去了,台灣只保留一個小小的辦事處。和全盛時期相比,可能就少了上萬個外商的高薪工作機會。

七、八十年代的另一個特色是個人電腦的興起造就了台灣前所未見的科技公司上市櫃風潮,和一大批因大量配股而致富的所謂科技新貴。
但這幾年不僅配股大幅降低,而且個人電腦產業也早已成為昨日黃花的夕陽產業,從DRAM、CDR、MB的慘況可見一般,科技新貴幾乎成了歷史名詞。

七、八十年代因為就業市場的活絡,社會一片欣欣向榮,台灣錢淹腳目的盛況造就了股市12682的歷史高點和房市的第一波大漲。

現在台灣的經濟狀況則是有史以來最蕭條的時期,無力、茫然、崩壞的情況完全不能和當年的盛況相提並論。
現在的年輕人也根本無法想像當年報紙整疊滿滿的徵人廣告,尤其是互拼人氣的全英文半版的外商高薪徵人啟事。
跨國大公司徵的層級可以高到當時最流行的抬頭VP亞太區副總裁,小公司徵的是Representative亞太區代表,福利待遇都嚇死人。
外國籍的VP經常都是住在陽明山或天母附有花園泳池的大別墅,Representative的交際費和Bonus也是高到難以想像。
這些好缺肥缺現在都在大陸或新加坡、香港,台北早就從亞太區總部淪落為小辦事處了。

這一波房市的大漲只有三個原因:
第一、因兩岸和平紅利而產生對未來的樂觀期待,但經過五年後,這個希望破滅了。
第二、幾乎台灣史上最低的房貸利率,勉強撐住不合理的高房價。
第三、台灣最後一波65~71每年出生人口達40萬人高峰的實質購屋需求。

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的跨國企業會再回來台北設亞太企業總部嗎?
支撐台灣20多年的個人電腦產業在APPLE和三星攻城略地下能扭轉困局、再創高峰嗎?

那麼,你真的認為台灣的房市還有機會嗎?光靠資金炒作還能維持多久?

會崩盤嗎?我認為不會,因為9A彭總裁已經努力壓抑房價一年多,而且讓房市實質冷卻下來了。

房市會冷卻、萎縮、緩跌,但是也將永遠不可能會有再起的機會,除非紅字那二行重新出現......

2012-10-25 10: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經濟 房價
政府有其中一項功能就是穩定市場運作,

將會維持股市,房市及匯市的穩定不至於大漲或大跌甚至崩盤

換句話說,政府會想辦法維持市場上的平衡啦



精闢,屬高可信度的推論。
不似怕崩盤怕到語無倫次者已不肯清醒認清局勢。
未來任何預言都只有會或不會被言中的必然結果。
但分析之際縱使胡言亂語也不能悖離邏輯與精確。
還能漲價的地產物件必然有,但我認為就是最富建設計劃和最不毛之地才能期望。
專注於陰暗旮旯猶如坐井觀天,想靠地產發財親自走去物件附近感受一下,也許•••
比在那兒剉著哭鬧有意義的多。
喊多的令人鄙視嗎?也不會•••
喊多又不入場把成交量拉起來放任買氣凍結,就是最壞的心態了。
dearhenry168 wrote:
台灣曾經是跨國科技企...(恕刪)


你的看法我基本上同意

但台灣有其不可取代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所以問題出在政府的政策而不是台灣真的無法再起

其實應該要大開大闔勇敢的開放,很簡單的道理,跟著愚民的民意走,那就會變成愚民的國度,如果我們要用民意來領導國家的方向,那又何必選總統?選美不是還比較快?

開放才能吸引產業和資金進駐,有了資金和產業才能吸引人才流入,這樣才能養套殺啊,連米都不肯放,哪隻笨雞會來?

dearhenry168 wrote:
這一波房市的大漲只有三個原因:
第一、因兩岸和平紅利而產生對未來的樂觀期待,但經過五年後,這個希望破滅了。
第二、幾乎台灣史上最低的房貸利率,勉強撐住不合理的高房價。
第三、台灣最後一波65~71每年出生人口達40萬人高峰的實質購屋需求。

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的跨國企業會再回來台北設亞太企業總部嗎?
支撐台灣20多年的個人電腦產業在APPLE和三星攻城略地下能扭轉困局、再創高峰嗎?


中資不去歐,美,日,非和東協買有價值的資產卻來台灣掃被炒得高高的房地產

到底是中資太笨,還是台灣炒房集團太天真!?
還少分析一樣

國家沒錢養18%+退休潮

一定會課房地產持有稅實價課稅



大家要醒這是更重要必經的實際資金答案

比所有想像利多利空題材都重要


大陸會把香港養肥肥的餓死台灣說是因為台灣不乖沒有回歸祖國所以享受不到

香港不用養軍公教百萬退休,f-16a/b,軍艦,大炮



把天南地北當同學看

將來死無葬生之地
炒房集團當然要放利多,沒人要接就炒不下去了。
************—****—********—————
例如店面價格太高,房東不是想漲租金就是想賣,租店營業的受不了,不是搬就是關。房價下來,店才開得下去。

empirepenguin wrote:
例如店面價格太高,房東不是想漲租金就是想賣,租店營業的受不了,不是搬就是關。房價下來,店才開得下去。(恕刪)


轉型開房仲店頭
保證獲利
台灣奇蹟!

cazando wrote:
你的看法我基本上同意

但台灣有其不可取代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所以問題出在政府的政策而不是台灣真的無法再起

其實應該要大開大闔勇敢的開放,很簡單的道理,跟著愚民的民意走,那就會變成愚民的國度,如果我們要用民意來領導國家的方向,那又何必選總統?選美不是還比較快?

開放才能吸引產業和資金進駐,有了資金和產業才能吸引人才流入,這樣才能養套殺啊,連米都不肯放,哪隻笨雞會來?


我同意你的看法!

馬英九還算有奉公守法的美德,可惜沒有政治家的魄力(所以選的行政團隊..)..
很好的分析,我認為影響大台北房價的未來因素有

一、歐美寬鬆氾濫的貨幣政策會產生一定通澎效應,讓鈔票價值越來越薄,利率未來一、兩年都會壓在低水平,除非美國快速復甦,這對房價會有一定的支撐。
二、房地產的重要變數之一就是政府政策,2008 年本來台北房價應該要順著金融海嘯下跌修正了,但是因為兩岸開放、遺產稅調降而對房價產生支撐甚至創新高。未來政府會希望房價穩定以維持金融、經濟次序穩定,但是也不是沒可能有哪個白痴財經首長要對房市實架課稅來補充國庫收入而造成房價利空,所以未來政府的政策若有橫空出世的政策就會有重大影響。
三、pc是不會再起, Microsoft, Intel 都會慢慢走下坡。未來十年世界經濟都不會很好因為各國人口走勢都是下滑,也不容易再有什麼產業像pc當年一樣大爆發。大起大落的震盪會持續很多年,還是會有人賺大錢,但是一般人是不容易的。所以好地段的房價會有撐,因為有錢人會買那邊,其他的住家需求面都會轉弱,商辦因為有投資需求(如壽險公司)所以支撐會比較強。

台灣常常都是靠周遭大國的重大決定而決定禍福:

一、製造代工從美國轉到亞洲時因為中國閉關自守,所以四小龍拿到機會,台灣錢就淹腳目,若那時候中國開放擁抱外資,哪輪的到四小龍。
二、中國改革開放的時候是成長的黃金年代,那時候不管「戒急用忍」政策偷跑去的就賺到最好賺的一段(起碼失敗率低,頂新與義美就是最好的例子,小蝦米與鯨魚的位置完全倒過來。
三、台灣的未來就看中國的走向,另外就是能否加入東協的關稅協定,而美國的經濟狀況就不用說是亞洲的重大影響因素。

另外ps一點,樓主說的太好了,如果要跟著愚民的想法走的政府叫什麼領袖,總統也不用選了,選美就好了,起碼看著賞心悅目,很可愛的說點沒大腦的話大家也ok。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