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房地產在不崩盤 台灣現在就像一個割腕放在水裡的人 不會馬上死 但是在等死
當初日本總裁三重野就是看到現今的台灣 "這個泡沫不戳破 日本必死"
1985年東京商業用地地價迅速上漲以後 1986年至1987年東京的住宅地價格也開始迅速上升
同時波及到東京都圈的商業地、住宅地。東京以外的地區,
1987年大阪、名古屋的地價、1999年其他中小城市的地價都接踵而上
記者中村芳平想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感覺到困惑,“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這跟目前已經從台北 新北市 蔓延到桃園 台中 台南 到高雄的感覺一樣 , 各位盤子再加把進進場)
來自銀行的大量貸款很快流入房地產市場,最有代表性的是銀座的地價,在1987年一年中漲了40%。
同一年,東京的房價也漲了53%。那些埋頭上班的公司職員們生怕房價不斷漲上去,
忙著向銀行貸款買房子。
而房地產開發商更是組織一幫無業人員扮成購房者深夜排隊,由此煽起了浩浩蕩蕩的全民購房之勢
當所有的人民的錢都丟進了房地產 全民的資金都去炒房地產 沒有人有錢消費 沒有錢培養下一代
沒有人願意投資生產業 全部資金在炒房
當初日本就是如此 現今台灣也是如此
日本房地產泡沫最初表現為地價的上升其過程是 從地域上講 先是東京都中心
而後擴展到東京都圈、進而擴展到大城市圈、最後是中小城市圈
這樣一個波及過程經歷了較長的時間,
首先是地價的膨脹、其次是地價趨於穩定、最後是地價的急速下降。
重野出任日本銀行總裁 他就警告日本社會:“日本經濟就像是一堆擱在火上的乾柴。
”為了給日本火熱的經濟澆一盆冷水,在短短的4個月時間裏,三重野把央行向商業銀行放貸的利率(稱為
“公定步合”)三次提升,一直提高到4.25%,一年後再次提高至6%。
這一嚴格的金融緊縮政策迫使商業銀行採取了一個極端的做法:命令銀行全體職員收回貸款。
由此,日本經濟就像一隻膨脹的氣球突然被紮了一針,蔫了。
日本的房地產泡沫最終破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政府在資產市場領域尊崇“無為而治”的思想,
對地價和房價暴漲不加干預,成為導致這次泡沫經濟的重要原因。這就是現今台灣政府
從1990年始,日本政府開始介入住房問題,採取了一些平抑房價和抑制土地投機的措施。在對泡沫經濟慘痛
教訓有較深認識的基礎上,日本通過政府干預,取得了長達11年的地價、房價穩定的局面
日本“十年之痛”的這段往事,再回過頭來看我們自己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十分驚訝于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某種高度相似性,雖然這裡的歷史不是我們的歷史,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
景下,歷史的重演並不會局限在一國之內,因為規律是普適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尤其應當注意日本
泡沫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的如下幾個原因:
第一,人們相信土地價格只升不降的神化,爭相超出自己所能負擔的房貸購置房地產。
第二,人們相信利率不變,企業從銀行貸款非常容易。
第三,企業及個人房地產投機盛行。
目前台灣該發生的階段 該發生的成因 和後遺症全部已經浮現了
全球最低的生育率 全亞洲最後一名的負數成長率 國內內銷嚴重衰退
外資開始撤資台灣 人口紅利2014答到上限
現在希望各位 盤子在端大一點 讓泡泡在大一點比較好破 感恩~~~~~
PS 何謂盤子
只要你的房貸超過總收入的3成5 就叫做盤子 年薪100萬元為例 貸款利息超過700萬 就有資格端盤
建商房仲們能支撐 就是靠這種人
如果你不是 也不用對號入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