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遠雄不玩都更了 五大案全部喊卡...台北老公寓將會?

今天的新聞說
都更紛擾 遠雄五大案喊卡 整合住戶風險恐增加

文林苑案導致的外部效益漸漸浮現
王家要繼續加油
把事情鬧越大越好

最好廢除都更條例

這樣台北市老屋都更無望 看屋主還敢不敢說自己房子要都更
所以要賣新屋的價格...
2012-04-25 9: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北老公寓
都更只會好康到商人和官員而已...
在來就是一些既得利益的份子..

對真正想買房來住的人其實作用不大

廢除都更條例才是王道

台北老屋才可能不追高的掛在那裡

北部降.中南部就便宜了..

不然現在連中南部都不知在漲什麼..

遠雄本來就不是什麼好腳,不是個好建商,它不都更就算了.

不過,都更還是要的,台北真是醜爆了.

都更本應垓由政府自己規劃,自己強制執行,自己獲些小利,而不是要給建商賺大錢.

對於不應該的釘子戶,政府也該有魄力強制執行.

全都亂七八糟.
就美觀而言,

應該說台灣鐵皮文化,

真是奇蹟阿,

更不更就看如何找到一個『較』完善的平衡點吧~???

rsc1234 wrote:
今天的新聞說都更紛擾...(恕刪)


看來這次不是由外圍往內崩潰

接下來怎麼發展真讓人好奇
其實這樣也很糟,都更不是惡法,自己的疏忽不能當成法條不周延的藉口,我們大樓40年了,樓梯間都是管線或電線重整直接拉明線,要改建沒人要整合,原本申請都更案,好多年了好不容易談得差不多,現在暫停都更,改建更加困難了,我看到的是當時我們這棟樓有人反對,每次協調會都去表達反對意見,也確認列在會議紀錄上,建商也沒強制同意啊,隔壁地主也是自有盤算,不想參予我們的都更,也是多次協調到地主同意才進行。
都更沒那麼簡單,要整合這麼多人很不容易,住戶想換新房子,建商想賺錢,大家各取所需,總比40年老房子一直撐,走道與樓梯間牆邊一大把的電線外露,牆面一大堆水管漏水後打洞接明管好吧,下一次地震有老舊倒塌,如果就是因為都更被終止了,不知道該向誰去討公道?

wupv wrote:
台北老屋才可能不追高的掛在那裡...(恕刪)


因為有了都更這個甜湯
同個區段內,10年內的二手屋跟40年的老公寓,賣差不多錢,頂多一坪差個2.3萬

都更死掉
還有誰要買40年的老公寓來住20年??

試想一下
同個地段,假設沒了都更
新舊屋價差一下大舉拉開.....
到底是新成屋直接腰斬?
還是舊屋慢慢緩跌呢?
有點想不通,若是廢除都更條例,為何遠雄這種等級的建商會受到傷害呢?

建商既然不玩都更了
就不用再投入成本
不投入成本
就會把資源(人力,資金....)投入到新建案(而非都更案)
舊社區就放著爛好了呀?

若是自己持有都更案的部位
(先向原屋主買進來的舊房子)
就再轉賣掉就好了呀
即使賣得比成本還低,我想應該也只是小賠
(相對於建商整體賺賠的部位來比較)

真正賠的大的
應該是買進/持有舊屋的投資者/自住戶吧?

至於市容醜陋或都市機能更新這種公共財效應
反正不能變成銀子進到口袋
並不重要,是嗎?

看起來,廢除都更條例,又要將市容升級(或是更新都市機能)
還是走當年大安公園/中華商場(黃大洲市長),林森公園/康樂公園(陳水扁市長),信義計劃區(這是林洋港市長+李登輝市長定案的)這種模式比較適合

當年這些公共建設案,靠的都是『政府就是地主』
所以廢除都更條例(政府幫建商作莊),就得政府自己下來做莊

坐莊又不能圖利私人
就只能征收下來變成公園或學校
(要不然,征收下來蓋社會住宅?)

天龍國就更天龍了
(政府沒錢?別傻了,政府只要印鈔票創造通膨,或者加稅向大家要錢,就會有錢了)

這個時候,該征收誰呢?用怎樣的程序征收呢?用什麼價錢征收呢?

要不然
就等下一次地震吧

反正台北市的老屋屋主跟想靠買賣中古屋獲利的投資客
現在可慘了...

都更泡沫消滅之後 可能要等老屋80歲才有機會再更新
王家這次才是打房的大功臣
我要開始力挺王家把事情鬧大一些

最好把都更條例全部廢除掉!

如果我是北市都市計劃課的課長...

我會放風聲告訴媒體...因為王家的例子...政府要重新檢討及修正法律...都更計劃現在終止...

然後另一方面叫建商過來開會...全力打壓放風聲及消息..使公寓價格爆跌...找人頭去收購....

政商合作....全力放利空消息...把要都更範圍的公寓全力找人頭買斷....再搭配過幾年...

法規修正完成...名正言順的進行都更...多輕鬆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