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平均地權這拳根本超輕的~建商為何哀哀叫呢?

說好的, 民代, 高官, .....都有房, 不會砸自己的腳 ???




三讀通過


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三讀修正通過的重點包括:

一、限制換約轉售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經內政部公告的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也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者可按戶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二、重罰炒作行為,三讀通過條文明定,任何人不得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或加價轉售,且明顯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違者可按交易戶數,處1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正但未改正者,並可連續處罰。

三、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可檢具證據,向地方政府檢舉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如經縣市政府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總金額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檢舉獎金。

四、增訂私法人購屋許可制,私法人買受住宅應檢具使用計畫,並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同時限制私法人取得房屋後,於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

五、解約申報登錄,三讀通過條文明定,預售屋買賣契約如有解約情形,建商應在30日內申報登錄資訊;申報登錄價格不實者,將按戶棟處罰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另外,通過條文也明定,此次修正條文的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只是個過程

請增加悟性. [偷笑]

2023-01-10 14:25
maxkingella
maxkingella 樓主

koykog 房價短期爆漲的源頭是炒房,現在把炒房的槓桿工具拿掉了,可以預期即使房價不跌...也會盤很長一段時間~這時間夠你存錢買房了...這樣懂了吧

2023-01-12 10:24
只是個過程 wrote:
說好的, 民代, 高官, .....都有房, 不會砸自己的腳 ???


換句話說.....

會過就是代表有些人的部位都已經處理好了嗎!?

koykog wrote:
小弟不才,上方條文我完全沒看到打房政策,最多只是禁炒房,完全看不到房價往下的可能性,有大大可以解釋一下,大家在開心什麼?

一圖以蔽之
路人39 wrote:
一圖以蔽之


小麥漲時,買不到小麥.

小麥跌時,沒人要小麥.


有問題的建商不會哎,會默默的倒然後爛尾!

會哎的是賺太多,哎給你聽的,你有聽過商人哎太好賺嗎?
OldWilliam wrote:
正派建商老實說:

1,我的公司(品嘉建設關係企業)資本額共4.1億(含建設及營造)屬中型企業,但我們基本上不買土地,只做加值服務,採一條龍作業方式,2020年手上原本預定推案量約100億,但因政府發建照速度緩慢,致有一半以上案件還來不及推,就碰上金融機構緊縮放款、房地產市場急涷,所以受害甚深。

會不會動搖公司經營?
不會,只會影響公司擴張速度及獲利情況。

2,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對業界的影響?
a,會影響到以豪宅為主要市場的建商,因為大多數的豪宅都由私法人購買。
b,對配合投機客做短線炒作的建商,影響很大,影響銷售速度及最終獲利率。
以上兩點,對像我的這類的公司影響不大,但
c,市場急凍,買氣觀望對我們的影響會很大,會影響到我們的現金流。
加上目前金融機構緊縮銀根,會加大現金流的不利對影響。

我們的對策:減少推案。
影響:市場案量變少,供給變少,會使中期房價看漲。



這題總算有真正的業內大老闆回覆了,總結一下:
簡單說:會影響整體銷售,所以會減少推案
短期影響:高總價和高槓桿炒作的必定受影響
長期影響:建築成本已墊上來了,推案減少下,長期房價還是會向上的

我的看法是:
房價隨經濟成長而長期向上,本來就是正常的。
身為購屋的民眾,無法接受的並不是房價長期向上,是短期投機炒作導致的暴漲(很多地方中古屋都發生過1年內漲個2~30%...這幅度根本已經不是正常通膨了吧),然後一般人薪資成長是根本不可能跟的上的。
源頭是投機,工具是寬鬆的資金,現在把這工具拿掉了,房市終將恢復正常成長。
看海成花 wrote:
雖然說得很好聽人均超過日韓,
但數據顯示,
中位數薪資佔比卻是越來越低,
這顯示什麼?

GDP越來越少返回對比勞工,
但是房價卻依然跟著美國QE高漲,
跟著GDP漲,

難道受僱勞工剛好都不努力不爭氣?
這些數據很多20年前就已經在工作,
難道20年後的同批人不努力?

所以我才說看到他那種可笑二分法就會覺得很可憐。


中位數/GDP的問題...你可以比較下全球主要國家
基本上2~3級產業發達的國家都有這樣的現象
原因很簡單就是:最後GDP成長的動能,很大量來自金融業和重資本企業

你說的沒錯,台灣房價所得比這幾年高的不合理
但其實...這十多年不是只有台灣如此,
大部分國家主要城市都會區房價都被寬鬆美元炒得天翻地覆。
而我認為,房價高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短期內的漲幅",快速拉高了房價所得,
導致真正有需求的購屋者很痛苦。
如果你去調這十多年房價走勢資料,會很明顯發現房價根本不是一值在快速向上的,
而是在2010~13美國大規模QE漲得特別離譜,然後到2020年這段是緩漲甚至持平的~
2020年後又因美國再次無限QE導致這波炒作快速漲上去。

而我會說他的說法不能算錯,是因為房價短期被炒高,
炒房者已經收割了未來幾年長期成長的果實,這已經是既定事實,如果你是有立即購屋需求的...也只能多看了。
也許未來房市不好,會跌個幾年,持平個幾年,但這時間會多久不知道~你我都無法決定

但可以確定的是...地點好的地方,你要買房仍是競爭者眾,仍然會出現競價模式,這時就是比誰得肌肉大了(我個人是認為,投機賺價差時代已過了,地點不好的房地產是不值得長期持有)
所以,想辦法提高收入仍是唯一的王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