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一直沒有搞懂的大眾邏輯

P大,
A、B兩個人,一樣是民國99年買進100張中華電信,買入價$60/股。
6年來,中華電信發的股利,平均每年5.2元/股,也就是每年可以領到現金股利52萬元。

A是用來收股利直到永遠,那中華電漲到$121/股,或跌到現在的103元,與他合干?
只要他每年領到的現金股利不變,漲、跌,不關他的事。

B是用來先收股利,但有一天要變現,那中華電跌到現在103元,
而且市場預測會跌到80元,
他當然就緊張了。

所以,怕市場跌的多屋族,就是想賣嘛,也可以大聲講出來。

其實,我要奉勸多屋族一句,
你現在擁有的房產的市價,
不是它真實價值,
它有一大部分泡沫在裡面。




現在的房價,當然要跌,才叫正義。
為何,因為房子是必需品,不應該淪為賺差價的工具。

正常的房價,我認為以2008年為基準,每年上漲3%,也就差不多了。
大家可以估算一下,自家的房子有多少泡沫。

我的一個房客妹妹,有正職工作,
最近開始兼做直銷,做的還不錯,
她很認真跟我說,她想買房子。

我真誠希望,3、5年內,房價回到正常,讓她買得起房,
我可以開開心心迎接下一個年輕有為的房客。

大台北林小姐 wrote:
現在的房價,當然要...(恕刪)


林小姐,

房價跌沒有正義或不正義, 但由政府主導讓房價跌那叫不公不義

請問一個非常實際而且一定發生的問題

如果房子是必需品, 那10~20年後出社會的年輕人, 他們該住哪裡?

妳的房子會移轉給誰? 應該是妳的小孩吧!

那現在用政府力量主導而買入房子的人, 未來這群人就成了不勞而獲的一批人

什麼是公平正義(如果房子是必須品)

那就是不准房子所有權移轉(方法很簡單, 房子的移轉稅可以是房價的2倍,......)

也就是妳有能力買哪裡, 就住哪裡

這樣還會炒房嗎?

現在市場上想買房的人, 應該想的都是未來給自己的小孩吧!

如果是這種思維, 為什麼該用外力主導房價下跌?
大台北林小姐 wrote: P大,
A、B兩個人,一樣是民國99年買進100張中華電信,買入價$60/股。
6年來,中華電信發的股利,平均每年5.2元/股,也就是每年可以領到現金股利52萬元。
A是用來收股利直到永遠,那中華電漲到$121/股,或跌到現在的103元,與他合干?
只要他每年領到的現金股利不變,漲、跌,不關他的事。

B是用來先收股利,但有一天要變現,那中華電跌到現在103元,
而且市場預測會跌到80元,
他當然就緊張



有時看你發言覺得你算有sense,怎麼這回又提出似是而非的論點呢?


A和B都低價買入,很好,但是:
1)什麼叫「永遠持有」,你以為是劉德華演的天長地久?投資的目的是獲利,只要有更好的獲利標的,馬上就賣掉去買了,沒有人買股票買房子是為了永遠持有,99%說自己家是龍穴不能搬的都是想當釘子戶OK?
2)人有旦夕禍福,你憑什麼保證A不會哪天遇到要用錢的情況?搞不好他就生了個吸毒的兒子?只要是資產,都存在必須變現的風險,因為人生就是存在風險!而在風險發生時,你一定希望你的資產越值錢越好!
3)我覺得這個最好笑。一個公司的股價跌,會和他EPS無關?就是EPS低股價才跌啊!一直跌到下市,你還哪來的現金股利?房價一直跌,你以為你的房租收入不會受影響?你以為租客都不會算的嗎?


老話一句,有需要買的就買,有需要賣的就賣,只要老實說就好
連在最沒差的虛擬網路上都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現實生活中只會是更俗辣而已啦
末代武士 wrote:
林小姐,房價跌沒有正...(恕刪)

用一堆應該,來抹黑房價下跌。
現在的多多,能力都這麼
自己的資產能不能越來越值錢,或繼續那麼值錢,
不是用"嘴巴喊"、用"念力"或用"希望",就可以達成的。

有能耐,就得像當年股市的炒手一樣,
一路往上吃貨,把價格拱上去。

沒這能耐,就得尊重市場機制。
價格,是由實際拿房子出來賣的人跟實際拿錢出來買的人決定的。
不是不賣、不買的人決定的。

市場上有話語權的大賣家,
是握有幾十戶、幾百戶房子的建商。
建商hold 不hold的住,
才是房價的關鍵。

說真的,
我不覺得房價會狂跌,
最保值、最受歡迎的房子,
大概跌到最高價的75折,
政府也就對人民有交待了。

所以,就是10間房(1億?),剩7.5間(7500萬)價格的意思。
會受不了嗎,
當年,也不過拿最高價時的3間房可賣的價錢(3000萬)出來,
就買到了10間房吧(1億)。

3000萬的原始成本,最差也有7500萬,
還不算這些年來賺的租金,
有虧到嗎?
多屋族?

末代武士 wrote:
房價跌沒有正義或不正義, 但由政府主導讓房價跌那叫不公不義


那政府主導讓房價不跌呢?

當年的夜奔總統府又怎麼算? 公義? 不公義?
還有P大說的「房價一直跌,你以為你的房租收入不會受影響?你以為租客都不會算的嗎?」

版主有不同論點喔,他說,在他的區域,房價下跌2%以內,都是房客吸收的。

我想起當年我還在租房子的時候,
2房1廳新大樓,
房租本來1萬5,
不知道遇到什麼不景氣,
房東自動降租到1萬3,
過了4年,房東才說要漲回來。

以後,房價如果大跌,
我買房子少花了幾百萬,
我也不會吝於給房客降租的。

買房少花3百萬,
相當於20年內,每個月少付給銀行1萬5的本金+利息,
我會大方的給房客減租5千元的,

我少付1萬5,少收5千,還倒賺1萬。
討論熱絡

幫大家附上民國91年以來的全國租金指數

當然

雙北脫勾全國討論會較好

繼續交鋒~加油!


大台北林小姐 wrote:
P大,A、B兩個人...(恕刪)


以您的邏輯

2008金融風暴就不會發生

因為孳生金融產品就不需要調至市價


可是

歷史不是這樣的


呵呵呵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