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背哥 wrote:猶記得2013~2014...(恕刪) 開始菜市場有些大叔大嬸傳言......(請自己填空)反正又沒有人知道菜市場(哪個菜市場?)有沒有人(誰阿?)傳言(買菜啦!菜市場誰跟你傳言?)...胡扯也要有個限度,dry!
lionspeter wrote:如果自己要住的房價...(恕刪) 即使是自己住也是非常有感, 難道又是自住沒差嗎?相似物件別人只要月繳兩三萬 而你要繳四萬會無感嗎?時代再變 有土斯有財這想法在年輕人身上沒有那麼強以前石油價格非常容易被那些產油國操控現在多了頁岩油,一下子石油多了非常多,讓那些產油國即使減產也拉不起來油價以前非常多搶者租那些實體店面,造成店租價格居高不下,但現在有淘寶,亞馬遜連金融業者都在減少實體銀行,這就是轉變,也許精華區店面還是很多人要租但絕對沒有以前那麼夯自住沒差,跟老了租不到房子,都是騙那些沒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terrybog wrote:未來都是老年人的社...(恕刪) 我的親身經驗,當初買了一間小房,為的是不要白費租金給別人,所以買了一間迷你房,買房時的設定是看跌房市的,但只要跌掉的價值少於原本要付的租金,我就是賺的。當然,結果剛好是賺了租金也賺了房價。未來或許是看跌,但如有自住需求的,建議可以考慮買一間小房,夠住就好,只要跌幅少於租金,那還是賺的。
我不知這棟樓竟然可以獲得如此大的迴響,我只是請教一個經濟學的邏輯問題,,真不知為何很多人的火氣很大?難道這棟樓中有很多人戴套了,戴套確實不好受,但套某人的邏輯:套久就會習慣了若是看好房地產,建議可以逆勢加碼攤平,如果資金不足,也可以拉兄弟姊妹父母一起集資炒房。這樣中肯建議總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