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我朋友剛進前三大房仲業幾個月,常常都在抱怨老鳥跟店長每天逼他喊高,不能"亂賣",已經好幾個自住客戶被嚇走逼走他很無奈,可能是每家店長的做法不同?



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是不懂啦,誰能解釋一下?
nszaa wrote:
喔!看起來那位投資客真的是套在關埔區了,可憐了。
可是熱門區的房價本來就波動大,同一區的房價也本來就有高有低,隨便多跑幾個建案問問不就知道了嗎?需要等實價登錄才會知道嗎?
喔!這讓我想起為什麼昌益的一手房子大家喜歡搶,因為他們賣的都是實價,不會灌水等你來殺價。喔!抱歉,離題了。
不過,我認為實價登錄後,一般建商,代銷,仲介,投資客還是一樣會把房價高高掛等你來殺價。
每個人的成本不同,抓的利潤空間也不同,能夠讓你殺的空間也就不同,不會因為實價登錄後他們就會說要放棄成本,放棄利潤了吧?你還是一樣得花時間去找出適合自己,並且能夠接受的房子,不是嗎?
c3926777 wrote:
實價登入無法做假吧,年度綜合所得要伸報的,除非買賣雙方講好做假帳。...(恕刪)
IvanTseng wrote :nszaa wrote:
喔!看起來那位投資客真的是套在關埔區了,可憐了。
可是熱門區的房價本來就波動大,同一區的房價也本來就有高有低,隨便多跑幾個建案問問不就知道了嗎?需要等實價登錄才會知道嗎?
喔!這讓我想起為什麼昌益的一手房子大家喜歡搶,因為他們賣的都是實價,不會灌水等你來殺價。喔!抱歉,離題了。
不過,我認為實價登錄後,一般建商,代銷,仲介,投資客還是一樣會把房價高高掛等你來殺價。
每個人的成本不同,抓的利潤空間也不同,能夠讓你殺的空間也就不同,不會因為實價登錄後他們就會說要放棄成本,放棄利潤了吧?你還是一樣得花時間去找出適合自己,並且能夠接受的房子,不是嗎?
是不是被套我就不清楚了,
只是覺得從 20 -> 32 這種差距是有點誇張..
不過既然政府鼓勵全民炒房,
那大家就認命乖乖地買單吧...
同事今天說他放棄了,改去看惠宇的建案..
純粹是不想被投資客噱一筆,
我想有這種念頭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所以常聽到甚麼前屋主要出國移民或是要換大一點的房子住,
結果去現場一看發現新得像甚麼似地,
直覺就知道是投資客而不是真的自住要脫手..
往往就有個排斥心理了..
所以我還是一直很好奇為何會有人願意去接手投資客的房子??
新竹真的有非某建案不可的理由嗎?? @@
又,我想到另一個問題,既然現在開始實施實價登錄,
為何以後新屋不統一不二價?
還要有個奇怪的房仲這個角色介於中間?
來當雙方的傳聲筒呢??
這種黑盒子講價的交易方式,在資訊不透明的時代或許受用..
但現在不知道是否會有些改變呢?...(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