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guten2012 wrote: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庫看到的房價新聞,從77、78年間開始到81年間,新聞資料很多,無法詳細列舉,僅列出摘要供大家參考。

整體來說,房價約在79年產生變化開始明顯下跌,但並沒有崩跌,80、81年以後,也是逐步緩跌,但偶而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來測試買氣拉抬房價,買賣雙方就是不斷的拉鋸。

有趣的是,在民國77年,國民所得不高的情況下,竟然1坪也賣到40萬元,記得95年左右,在本波房地產沒起漲前,臺北市地區有許多預售案1坪開價還不到40萬元。

房價其實也是商品,會漲也會跌,沒有只會漲的神話,至於在漲跌之間,就看個人的能力,在適當的時間進入買房就好。


(文章太長且為避免違規,修剪一下,請見諒)
*************************************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恕刪)

台北公寓跌得多 還是大樓跌得多
新屋跌的多 還是老屋跌得多呢
感謝熱心整理分享.1515151515
哈哈哈,一堆人再這版取暖,時間點根本就不對了,還再高興,79年最高跌到81年,也才2年間,對照現在算2015年開始到2017也是2年,台北均價多少,55.5萬一坪,還是貴,根本沒感,說有感的現再去買一間看看,看是買多輕鬆,再來中南部根本無跌,看不懂再比較什麼?台北有跌到20萬一坪嗎!

良心建意 wrote:
哈哈哈,一堆人再這...(恕刪)


2017年的良心建意 V.S. 2015年以前的良心建意!?

你要不要回自己以前的樓去回以前的自己!?

這樣會更有意思.
bbp408 wrote:
2017年的良心建...(恕刪)




你要不要回自己以前的樓去回以前的自己!?

+1
樓上的兩位不要那麼專業好不好
在我看不是2015是2016 2017上車的.

台中一坪十幾萬跌了也差不了多少.頂多供給過多賣不掉而已
講的很像台中有跌,好像賠很多錢的樣子,我笑了!
bbp408 wrote:
2017年的良心建意 V.S. 2015年以前的良心建意!?
你要不要回自己以前的樓去回以前的自己!?
這樣會更有意思

原本聽說過 買前是空空 買後是多多
想說只是參考值 第一次發現可以有這麼極端的例子

小弟以前親戚 曾有人作過建商 就是遇過80年代的反轉 差點破產
最後跑來跟所有的親人朋友借錢 才避免被法拍
直到前幾年房市反轉到高點 才把原本賣不掉的幾棟老屋賣掉 把欠債還清

所以家中長輩引以為戒 房子買自己有需求的就好了
除非是有需要 再找好的時間點換大坪數的即可
以剛性需求為主

若真要投資 要選多頭時期
房市下修時期 不要去冒那風險
賺沒多少 賠的話會賠很大 資金完全套牢


現在少子化 人口紅利減少 房價根本沒人口數支撐(看看少子化的日本)
除非開放外資來炒房 更何況這2~3年跟2014高點比價都是下跌


新北很多地方 原本開價5~6字頭的 都剩2~3字頭 根本都打了6~7折
還有人能鐵齒房價都沒下修? 還想搏身家拼一把??
(風險投資 通常是給無須貸款 能現金買房的人玩的)
那時說跌個5~10%要去全掃的 都不知跑哪裡去了~~
五股洲子洋出現21萬/P成交了....

現在只是慢慢下修回沒人炒作的1998年房市行情而已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