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有名詞叫"標籤理論",社宅之所以區分不同房型及不同租金,而且入住資格不限定是低收入戶,甚至是以台北市收家戶收入中位數來評定入住資格,就是為了防止入住社宅的被貼上"窮人"的標籤,所以柯文哲這次的發言並沒有錯。不希望全部是窮人,跟不希望窮人入住是不一樣的。看了一堆人的發言都是曲解成後者,實在是很不應該。我也不支持柯文哲,但在社宅的推動思維上,從一開始郝龍斌市長時代就是以"去標籤"為社宅政策成功與否的指標之一,也因此社宅才能維持不同於以往國宅、低收入戶住宅的形象與爭取民眾的支持,勿以人非言。
goethe0214 wrote:有專有名詞叫"標籤理...(恕刪) 不會有人說窮人大家普遍會說弱勢當然如果今天你要去貶低一個人的時候用窮是很爽沒錯就像阿北這樣你這個窮人住不起就滾出去阿~~~光看就挺威風了
有一成左右月租四萬元的房型,就可以避免被民眾貼標籤說那是窮人住的地方?民眾會自動把另外九成的住戶當不存在就是了?你要不要乾脆弄個月租百萬的房型,讓民眾常看到超跑出入還比較實際點當民眾在附近嘴的時候,一台超跑開進去,瞬間打臉如果這個社會住宅的確是以這個理念設計的為何柯文哲一開始說會檢討?這代表柯文哲一開始這樣說的時候,並不清楚這個社會住宅設計的理念難道這個社會住宅的計畫案不是市長批准的?還是市長只是個橡皮圖章,根本無心市政?
這裡規劃了五戶給低收入戶這五戶應該就是傳說中租金(含管理維護費)要40,500元的物件40,500*12=486,000這裡會有五戶每年可以支付將近50萬租金的低收入戶不過我覺得這五戶應該也是可以輕鬆租出去的這就是天龍國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