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真相真得很傷人,原來家戶數才是房地產觀察重點。


huangyaopai wrote:
由1、2人組成的家戶比例愈來愈多,已逾整體一半。(恕刪)


真相真得很傷人,原來家庭年收入才是房地產觀察重點。
1.要買房的多半都已經上車了(經過之前的奢侈稅、實價登錄,想躲的都先買了)
2.還沒買的只剩下口袋不夠深的,如果家裡可以贊助的還有點希望,完全靠自己的真的很難
年收兩百萬以上的家庭都不願意在這個時間點買房了(怕被套)
年收兩百萬以下的家庭有幾個有勇氣買的
都更本身就是個騙局,南港這邊光建商來談過就超過六間,還很多間談到後面都倒了,都快20年了,還沒蓋成。

都更問題這麼多,政府哪時候要修法?不修法都更根本不用談。

Jodan wrote:
別人我是不知道
我的...(恕刪)

kurakilin wrote:
真相真得很傷人,原...(恕刪)


真相是,目前台灣的房地產政策沒有連貫性,像父子騎驢的故事,有一群人嫌貴吵一吵,就下猛藥打房,
真的跌到銀行暴險,又改成鼓勵.

此外,在資本主義社會奉行社會主義,也是目前的問題.一會學美國,一會又學芬蘭,每種學半套,當然行不通.

就連稅制也是,之前的奢侈稅是打擊短線,鼓勵長期擁有,把短期擁有的貼標籤為投資客.
但現在的稅制是處罰長期擁有(未來大家賣屋時就知道了),鼓勵短線.把長期擁有的貼標籤為囤房族
這樣到底要人長期還是短期持有?

一個市場長期都由政府干預,分析甚麼數據都不準,端看誰吵得大聲吧!

Ruth2011 wrote:
一個市場長期都由政府干預,分析甚麼數據都不準,端看誰吵得大聲吧!
(恕刪)

呆丸的悲哀
吵的大聲=選票多=政客買單
民粹治國,只能說,自求多福。

ilkoei2 wrote:
呆丸的悲哀吵的大聲...(恕刪)

呆灣的悲哀就是老一輩的炒房
年輕人抗議就被說成是民粹
那幹嘛抓黃牛票?
幹嘛管水電價格?
都放給商人想怎樣幹就怎樣幹就好啦
ilkoei2 wrote:
呆丸的悲哀
吵的大聲=選票多=政客買單
民粹治國,只能說,自求多福。


一直以來,最大聲的不就炒房集團嗎!?

就只差法律沒訂一條"保障炒房集團的法定獲利上限,並逐年上調之"而已.
簡單說就是個鬼扯

50年後在雙北有179萬戶是老屋
所以有換屋需求
然後咧?
這179萬戶都有能力再買一間新的大樓嗎?
如果能力不夠,必須要賣舊屋以換新屋
那是不是代表這幾年會有大量舊屋供給到市場
那依據供需法則,房價應該漲還是跌?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我家...(恕刪)

中和也是啊!老家中和莒光路那邊從81年談都更,談到現在。中和景平路從學生時代開始談,我都畢業20年囉😂

roward wrote:
年輕人抗議就被說成是民粹(恕刪)


誰說到年輕人了??
怎麼又落到年輕人對年長者的鬥爭中啦??

實話一句,不管年輕年老
買了房都會被鬥成『炒房者』
這就是呆丸,這就是民粹
所以,您何時買房!?
那您就啥時變成炒房者了
這跟年不年輕沒關係的,了解嗎?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