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房地產總值100兆,投資客有能力炒作?

VIP高級會員 wrote:
只要實施,漲價歸公...(恕刪)

恩 應該把第二戶以上的 都課徵實價計稅2%持有稅(國外管控手法)
也就是1000萬的房 一年要繳20萬 1億的房 一年應該要繳200萬
再把空屋稅屯屋稅加課15% 土增稅50%(國外管控手法)

這樣就會回歸合理值 走實質經濟面了 而且還有很多投資工具
繼續放任高房價少子化 未來不只房地產 百業都蕭條呀


以前主要就是政府放任 再加上建商+房仲+投資客聯手炒房
再加上作假實價登錄登高 設法向銀行取得不用自備的貸款
(800萬房屋 登高成1000萬 貸8成800萬 無須準備頭期款)

4個一起炒房 加上登高實價登錄的工具(罰則過低 省200萬頭期 抓到頂多繳2~3萬)
才造成了目前的情況 罰則至少應該房價10% 且把處罰責任算賣方才對(不該算代書)

但只要學國外 用稅收管控炒房 很快就會現出原形了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Free Antonio wrote:
你可以花40萬,只買一張台積電。
看能不能把股價炒到,400元。
我笑了,邊際交易。豬都不用腦。


看一下炒房集團各個stage的宣傳口號.



只有創高價,沒有最高價. > 賣不掉加價賣 > 以租待變

再到

以租待變 > 租不掉加價出租 > 以房養老 > 以租待變 > 租不掉加價出租 > 以房養老 >

接著開始進入無限迴圈....

然後交易量還是繼續躺地上.

邊際交易!?
2017國富統計1123萬/ 2014年平均每戶家庭淨值為新台幣1,099萬元,年增7.8%;平均每人資產為393萬元

小民無感!國富淨額增 家庭平均每戶1123萬

2017-04-27 09:51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你的財富有增加嗎?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午公布「國富統計」,由於土地公告現值調升,2015年底國富毛額244.11兆元,較上年底增加11.61兆元或4.99%;國富淨額198.22兆元,增加10.64兆元或5.67%。其中,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1123萬元,增加31萬元;平均每人淨值405萬元,增加14萬元。

國富統計為一個國家全體國民擁有的資產總值,包括家庭、非營利團體、非金融企業、金融企業及政府等5大部門。
主計總處統計,2015年底國富毛額244.11兆元,以土地(按公告現值計價)占46.72%居冠;房屋及營建工程占19.42%、金融性資產淨額占14.04%次之。扣除折舊後,國富淨額198.22兆元,同樣以土地占57.54%居冠,房屋及營建工程占17.29%、金融性資產占15.33%次之。
近幾年國富增幅擴大,主因土地公告現值調升幅度較大,2015年國富毛額就以土地增值6.83兆元居冠;金融性資產淨額增加4.5兆元次之,主因國外證券投資增加。
若分析家庭部門,家庭部門平均每戶淨值(土地按市價重評價)則是1123萬元(其中房地產557萬元),增加31萬元,主因房地產增27萬元;平均每人淨值則為405萬元,增加14萬元。
33樓正解

都輪替一年了政策面還在裝睡叫不醒

覺青們在哪?

月幻星空 wrote:
恩 應該把第二戶以上的 都課徵實價計稅2%持有稅(國外管控手法)
也就是1000萬的房 一年要繳20萬 1億的房 一年應該要繳200萬
再把空屋稅屯屋稅加課15% 土增稅50%(國外管控手法)
這樣就會回歸合理值 走實質經濟面了 而且還有很多投資工具
繼續放任高房價少子化 未來不只房地產 百業都蕭條呀
以前主要就是政府放任 再加上建商+房仲+投資客聯手炒房
再加上作假實價登錄登高 設法向銀行取得不用自備的貸款
(800萬房屋 登高成1000萬 貸8成800萬 無須準備頭期款)
4個一起炒房 加上登高實價登錄的工具(罰則過低 省200萬頭期 抓到頂多繳2~3萬)
才造成了目前的情況 罰則至少應該房價10% 且把處罰責任算賣方才對(不該算代書)
但只要學國外 用稅收管控炒房 很快就會現出原形了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行政院主計處國富調查資料顯示,1999年底台灣台灣每戶家庭擁有的房地產價值351萬元,2002年底為323萬元,4 年間房產價值下跌28萬元。房價下跌使賣屋民眾損失慘重,當時企業關廠、裁員聲不斷,人民財富大幅縮水,擁有房地產甚至成為「負財富」。
il-lee wrote:
都輪替一年了政策面還在裝睡叫不醒

覺青們在哪?


覺青們要圍魏救趙都圍錯地方了....

應該要去羅斯福路一段跟愛國西路交叉口紮營才對.
張欣民指出,若以全台灣各縣市平均房價上漲一成,加計新增住宅存量,推算2004年台灣地區住宅總市值高達52兆103億元,較2003年 46兆8532億元相比,全體房屋市值增加 5兆1570億元,2004年台灣房屋市值增幅11.01%。若以全體住宅存量 721萬戶計,平均每戶住宅增值32萬元。
全台住宅存量高達840萬戶,但究竟價值多少錢?是個有趣的話題。若以去年內政部實價網揭露的6都住宅平均總價概估,再以6都成交總價約占全台9成比率推估,全台灣的住宅市值竟高達60兆元,等同於24個全球首富比爾蓋茲的身價,更高於過去3年全台GDP的總和。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2014年內政部實價網6都的住宅平均總價,分別為台北市的2132萬元、新北市1067萬元、桃園市596萬元、台中市620萬元、台南市343萬元,以及高雄市約558萬元。
北市住宅存量93萬戶 市值20兆

另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發布的最新住宅存量統計,台北市住宅存量為93萬9241戶、新北市為156萬6335戶、桃園市為77萬9914戶、台中市98萬3326戶,台南市為66萬5951戶、高雄市為103萬9324戶。若以6都住宅的平均總價,搭配各都住宅存量估算,便可概略估算出6都的住宅總市價。

其中,台北市的住宅總價值約20兆246億元、新北市約16兆7127億元、桃園市約4兆6482億元、台中市約6兆966億元、台南市約2兆2842億元、高雄市約5兆7994億元,合計6都住宅總值概估高達約56兆5657億元。

假設6都的住宅總值占全國的9成,則可進一步推算出全台住宅總值高達約62.85兆元,而上述概估住宅總值,相當於2015年台灣年度總預算歲入1兆7993億元的34倍。
平均地權是中華民國國父孫文所倡民生主義中的最早具體成形的重要思想。就是由國家規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徵收法和地價稅法;私人所有的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徵稅,並於必要時依所報價收買之。自報價後,土地所增加的價值,歸諸公有(「漲價歸公」)。目的在防止土地集中在少數人的身上。

孫文曾在演講中解釋平均地權以及漲價歸公的概念,「比方地主有地價值一千元,或多至兩千;就算那地將來因交通發達價漲至一萬,地主應得兩千,已屬有益無損;營利八千,當歸國家。這於國計民生皆有大益。少數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端自然永絕,這是最簡便易行之法。」孫文更進一步主張地價稅應為國家唯一之稅收來源,對私人徵收的苛稅全面廢止:「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



「中國行了社會革命之後,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反觀.......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