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多多發文,真的是期待空空去買房嗎?

半夜三點多發文這個梗好笑耶
roward wrote:
這是馬上又自己打自己臉的意思嗎?
半夜三點發文
這一定有什麼誤會
pklyandon wrote:
這邊待比較久的就知...(恕刪)

現在賺得幾乎都是比較早期買的 在1998~2014是多頭時期
這3~4年買的
加上房地合一稅 很多都是買了就跌價 買了就套牢


連新北板橋都從6字頭下修到3字頭了 台中高雄出現一字頭
台南有些地方在守1大作戰(有些全新透天 地坪37以上 只賣600多萬 可搜尋寬庭大墅等)
那些曾經放話 跌多少要進場的(有些地方 距離高點 已經下修10~40%)

結果趨勢下修至此 紛紛當作沒這回事

獲利投資了結不是不行 但下修這麼明顯 開始走空頭
還想反洗腦空空去買 也太不切實際了~~

去看看國中小學 還有高中 少子化的程度令人怵目驚心
未來沒有引進大量外資的情況 學日本緩跌就是必然趨勢了

房市殊不樂觀 空頭行情發酵 少子化美國將升息 交易量腰斬餘屋激增 持有成本高

roward wrote:
這是馬上又自己打自己臉的意思嗎?
半夜三點發文
這一定有什麼誤會




某大很會製造歡樂氣氛
其實有不少是假多多,很多已經從多多轉職成套套了
套套心裡苦,可是套套心裡不說
roward wrote:
十年以前有能力買房的如果是因為聽信喊空所以沒買的=蠢(多多們應該很認同吧^++^)
而這幾年聽信看多的而去買房的是不是蠢呢
留給時間去證明
順便留給自己心裡真正的答案去證明

唉 之前說跌5~10% 要全掃的 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板橋新莊都從6字頭跌到有3字頭的了 台中高雄出現1字頭
台南甚至有的已經不到1字頭了 有些地方進入守1大作戰...

事實上就是趨勢 不要跟趨勢作對的概念
1998~2014是多頭 買了就賺錢 有跟到這波就賺 尤其早期買的


2015~2025呢? 至少2015跟2016已驗證是空頭下跌
此時進場買的 只能說很有勇氣
以前80年代 房市也反轉過一波 過了10幾年後才又循環
所以這波建商發現不對 就會警覺讓利 加上建商成本比投資客低 讓利空間更大
現在加上少子化跟人口紅利減少 房屋自有率又高達80%


真正剛性需求須買房的沒想像中的多(過半是為了投資)
除非家中小孩超過2人 不然只要家裡簡單整修就很夠用了吧
多多別傻了,

最近才上一位建設公司高層的課程,什麼春燕,什麼起飛都是為了營造假榮景,

他還說各位同學記得看數字會說話,教育明明普及了,還以耳代腦,這樣的腦袋別用了,拜託~~

roward wrote:
這是馬上又自己打自...(恕刪)



幫惡魔大澄清一下,3點多發文是因為年紀大了,睡醒了
台灣真的有那麼多是靠買進賣出賺差價,不事生產的人嗎? 我覺得台灣有更多領著月退俸及
18%一年就可領上百萬的人,要改革還不行,緊咬著信賴保護原則,這樣國家都還不倒,比起那些真的
投資客是小巫見大巫吧!


DANTELIU wrote:
台灣一堆靠房地產靠...(恕刪)
ijtseng wrote:
台灣真的有那麼多是靠買進賣出賺差價,不事生產的人嗎? 我覺得台灣有更多領著月退俸及
18%一年就可領上百萬的人,要改革還不行,緊咬著信賴保護原則,這樣國家都還不倒,比起那些真的
投資客是小巫見大巫吧!

那個到84年之後就改了

設計的理念是因為以前公職沒人要當 薪水比業界均薪少了1~2萬
國家沒錢 所以承諾等退休後再補回這1~2萬
而且聽說一般考試進去的 上限存200萬(要看在84年以前的年資 很多僅有幾年年資 月多個幾千元)
很多老兵拋妻棄子來台 月薪+所謂18% 還領不到2萬..

也就是年資全有 也僅能存200萬 最多年領36萬(一個月多3萬 補以前少給的1~2萬薪水)

真正18%領得多的都是政務官跟民代 月領幾十萬 還很多都可以存滿200萬元 領滿36萬
而且"不受84年前的年資"限制....
不過時過境遷 這些都應該改掉 頂多留給退休金不到2萬的


只是像呂秋遠律師講的 把不公義的國旅卡(把強迫消費給特定觀光店家的加班費還給別人吧)

roward wrote:
其實這版面從幾年前就已經淪為嘴砲喊多的天堂呢
台北市跌五%全掃?


這個台北市跌五%全掃我印象也很深刻.

只不過懶得去把那些文翻出來.....

不然笑果一定超高der~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