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真相真得很傷人,原來家戶數才是房地產觀察重點。

分戶不待表就多買一戶阿,一間學校人數不增加,怎麼分班,學費總收入也不增加阿,未來稅基都要砍半了,房市要維持只能想盡辦法拉高單價。
terrybog wrote:
都更,這夢很美很夢幻...(恕刪)


是蠻難達標的啦, 但也不到夢幻的程度.

我在台北中正區老宅附近三百米範圍內, 都更建案應該有個十來案, 包括建好的或在建的. 像我們這種還在談的, 就不拿來說嘴了.

三角窗原本一間小小的二樓透天豆漿店, 鄰居說她可以分六間店面, 也不知真的假的. 不過看豆漿店老闆娘現在對面暫租的店面, 每天作生意笑臉常開, 牙齒幾顆都算得出.
我的房客也是媳婦不想跟公婆住,
寧可放棄自己的房子給公婆住,自己搬出去,
如果有能力,他們也想再買一戶

住在一起會有摩擦,感情都磨光了
以後我兒子結婚我也一樣會要求他們搬出去,
啃老會養成不上進沒責任感
自己入袋再說漲跌, 其他都是嘴泡
人口成長率逐年下滑,家戶數會增加?這種邏輯好棒棒

牛奶伯 wrote:
是蠻難達標的啦, ...(恕刪)


剛查了一下
目前台北市都更施工中計有67處
看起來比想像中多

但如果房價走跌
建商想整合的意願就會降低
還專家哩 都更後戶數只會變多 都更後自己就分到一間房子幹嘛買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有多少在海外工作的人台灣掛著一個戶籍只是為了使用健保呢?




一堆前同事和朋友就算有綠卡和美國公民身分還是一樣回來爽用台灣老本.

但就是沒繳稅!!

huangyaopai wrote:
這下子大數據磚家要...(恕刪)


這一切前提建立在房價能降至人人能買得起價格

不然就只能指望外資來收購了

hittaku0413 wrote:
是阿,所以您兒子不...
咦?阿公過世後的房子呢?
1.賣掉湊買屋錢?這不就是換屋嗎?市場餘屋如何消耗掉?
2.再出租收租金?可形成歷代的祖厝,可大家也沒有那麼多間歷代祖厝阿?(恕刪)


我那兩個兒子確實都不需要買房了

我阿公留下來的

確實也是出租穩穩收租金中

一個月收的租金購繳房貸和生活一些瑣碎費用

上班賺的錢就拿來消費用

不適過得很奢華

夠用就好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