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gar2015 wrote:
民國80年台灣有多少外勞,外國老婆...
台灣房地產目前需要的昰能被"漲價"和"出貨"的高大上!!
外勞,外國老婆或許台灣不少,但其中有多少高大上!?
可 PLUS wrote:
不好意思,我解讀成樓主想帶風向市區行情~所以以下回文除了人口紅利,再加其他想法進去呈現不同想法
快~上車了,你們窮人是拖累社會的禍根~
人口紅利,最重要的是勞動生產力,而廣大的勞動藍領才是底層撐起內需的重要關鍵之一(台灣內需小,人口紅利再變差是很可怕的,影響的不是房市而已)
市中心不會跌,然後,一個市中心炒過頭,沒落後,又一個市中心崛起~
現在的偏鄉,可能是下個崛起的市中心~
現在的市區,沒有100%的永遠,炒房議題過了,政治、開發方向,人口紅利,景氣好壞,都會影響~ 以後台灣人可能不用炒,對岸的陸胞來買有土地權的房子,直直上,有錢也不一定買到市區
以後可能不用炒,因為中華民國台灣可能不存在被統一,通通洗牌~
以後的結果,買偏鄉的,20年後卻被徵收賺上數十億~買市區的,因市區中心轉移沒落後卻還在繳貸款賣不出去在撐著~
以後少子化,有錢不會讓孩子留在台灣,是會在國外在對岸,(學測完國外好多大學來招生)而市區的房子呢?這些菁英願意買嗎,大概人在國外賣掉房子,讓老父母去住老人村還有專人協助照護跟社群互動
總之
事情沒有絕對,以需求面量力而為最重要知道嗎魯蛇無殼蝸牛們
登卡普 wrote:
而且我覺得你扯遠了,繼承歸繼承,繼承又不是買賣,跟市場有啥關係?還有房屋是高總價,
高總價的東西,普通人一輩子能買得起一間就要偷笑了,又不是便當天天買,買氣怎低迷?
登卡普 wrote:
只是有些人在誇大其辭,因為少子化根本不是立刻發生,而是緩慢到跟目前所有的人都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