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實價登錄五周年 內政部下一步推實價課稅

月幻星空 wrote:

jason4791...(恕刪)



我發現你跟本就是杞人憂天,就算真要實價課稅,請問你手上握有多少間房呢?黃帝不急.....
jason4791 wrote:
我發現你跟本就是杞...(恕刪)

jason4791
基本資料
註冊日期: 2017-08-15
登入日期: 2017-08-19
只註冊4天的新帳號...

說個笑話 註冊剛來4天的人 連什麼是實價計稅都還搞不清楚的
可以堂而皇之說別人外行... 接著說別人杞人憂天

高手投資客 賺到波段 華麗下車 是先知先覺 (賺了一大筆)
普通投資客 看到趨勢 趨吉避凶 是後知後覺 (沒賺沒賠)

末端的 看到倒貨 看到課稅 看到多殺多 像宏達電一般 高點進場
從千元下殺到不到百元 還傻傻的問發生什麼事了
為什麼大家要跑 期望什麼時候能漲 甚至賺回來 是不知不覺
(連別人提醒都不清楚 覺得自己超內行 別人都外行)


看到別人安全下車 自己還沒下車
就開始酸人...
還一直使用 至少被用了10年以上的老套酸人技巧

看多看空 是個人立場
但什麼都還搞不清楚 就可以任意指責別人外行的人...
抹黑技巧一流 卻沒有說服他人的能力~~

真的高手 你可以學習成吉大 雖是看多 但波段都有賺到
雖然多空立場可能不同 還是覺得佩服
即使立場不同 該有的禮貌跟敬意該有的

p.s小弟並非都看空的 主要是看交易量 跟市場整體趨勢(含政策考量)判斷
1998~2014是多頭市場 怎麼喊空還是漲(此時交易量超過30萬)
2015~2017是空頭市場 怎麼喊多還是跌(此時交易量不到30萬)
所以現階段屬看空 認為會持續下修的

交易量不到30萬認為會下修
交易量30萬會認為回穩持平
交易量超過35萬就認為會漲
但現階段少子化 想回到30萬以上 應該頗有難度的
更別說國家缺錢 正準備比照國外的實價計稅實施了
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
這樣也比較好能屯房...(恕刪)


稅,是國家要作事的花費來源,你買了車,不是因為你買車要收你的稅,而是因為你的車要用路,建路花錢,更要年年維修更花錢。
你買了房呢,除了好幾年才可能會有一次,政府來幫你清清門口的水溝,有對你的房屋使用花什麼錢?作什麼事?
今天反過來,車稅收的跟房稅一樣低,但馬路十幾年才修補一次,你覺得能接受?
說實在的,政府多課稅不曉得有些人再高興什麼?
不管多多或空空一樣跑不了,有房的多繳稅~沒房的還是一樣要租房,那租金一樣還是反應在房租上
倒楣還是全國老百姓。
然後政府把錢收去,又被某些不良的政客,把錢上沖下洗又進到他們的口袋。
最倒楣的還是老百姓!
月幻星空 wrote:
新聞連結實價登錄五...(恕刪)

lichujen wrote:
稅,是國家要作事的...(恕刪)


蛤 你覺得台灣道路品質有很好嗎?


而且房子是基本需求 本來就不該被炒得這麼高

你說精華蛋白區就算了 現在是一些雜七雜八 阿貓阿狗都跟著升天了
qqaz12155 wrote:
說實在的,政府多課...(恕刪)


租金跟薪資如果脫鉤的很嚴重

那就不會有加租金來抵這回事

屯房的如果負擔不了稅金 影響甚大 這就不是一兩間房釋出到時候市場大量中古房出來

價格就會一間比一間還低 沒房的自然就能買得起了(精華蛋白區就算了 是一般市況來看
還有稅金漲然後店租漲
然後又引發萬物齊漲,只有工新水不漲呢!

qqaz12155 wrote:
還有稅金漲然後店租...(恕刪)


租金漲 店租漲 市場就這麼小 消費圈如果沒有很大的成長 就會看到一堆店鋪收起來

現在不就有這種情況了?

商圈萎縮 稅金又增加 勢必會釋出房屋 當然有些人非常有錢不把這點稅金看在眼裡

但這市場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有錢

如果本身不是財力非常雄厚到幾百萬稅金不放在眼裡 前景又黯淡無光 那自然也會有屋售出

qqaz12155 wrote:
還有稅金漲然後店租漲
然後又引發萬物齊漲,只有工新水不漲呢!


空店面租不出去業主就不用交稅金?
qqaz12155 wrote:
說實在的,政府多課...(恕刪)

政策有時不是幾人能掌控的
只能趁實施前 還能反應過來前 盡量降低損失
不要真等到像日本少子化20年後 才想來賣
在他們推出40年房貸後 不到幾年 房市急遽崩盤

因為背房貸40年 所以甚至連第二代長大了還在工作幫忙還債
30年前 借千萬 如今房價剩百多萬
銀行可不會幫你折抵 卻還是要還千萬加上利息

導致很多第二代的年輕人 還超過600多萬去為了獲得現值只值百萬左右的房屋
多少人怨恨 後悔以前父執輩沒賣在30幾年前 房市最高點的時期

讓他花了半輩子的青春(約20年) 去還錢 卻用了6倍的資金 去買了個價值僅有1/6的房屋
悔恨不已 這就是為何現階段日本很痛恨炒房的緣故

參考下面房價 30年前 同等級的可能要上千萬唷
花蓮小鬼屋~日本不動產買賣開箱!日本買房一次上手!

================
像專業的房仲很厲害 主要是節省雙方搓合的時間
甚至幫忙議價 叫修跟找裝潢等等
當然少數黑心 坑殺的也是有 多上網查看避免吧

只是成交量對房仲才最重要 房價漲到一般人買不起 屋主硬撐
對房仲也傷 等未來下修到位後
回到97~100年 大家都買得起的房價 仲介有成交也更好賺錢
我覺的一次修正到位比緩跌好
(若一次再下修3成 可能交易量就回來了
但若一次下修一成 大家就會想再等等 變成持續緩跌 買盤反而抽手 觀望更久)

以下以房仲舉例
97年投資客買550~700萬 二手的投資客可能買在1000~1200萬
100年 賣了同地區的房屋700萬 3棟 賺了60幾萬
結果104年 同地區漲到1500萬 賣不了半棟 等於沒賺
房仲朋友說 等回到700萬左右 他還是有能力賣掉3棟賺錢的
現在卡的 反而是硬撐的是投資客 甚至是買在1000萬以上的二手投資客
所以房仲 實際上並不用怕房價下修 怕的是沒有成交量好嗎

看看安南區有個標的 之前102年高點蘋果新聞買550萬 卻找13間聯賣要想要賣高價
事實上 只要賣550~600萬可能就成交了 畢竟附近新屋也才600~700多萬
會怕下修的 只有不小心買在高點的投資客~~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