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的媽呀,天氣熱就別出門啊!.....「買氣強強滾 房市329檔熱交易增三成」

Basileus wrote:
這真是盲目的群眾,...(恕刪)


等著看Q1,Q2和上半年的成交量終值.

重點是上面三個項目的成交量是要跟誰比?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看看會不會跟BDI的經典走勢一樣!?
hom2hsien wrote:
房市熱還需要po這種新聞嗎?在銷售中心等顧客上門就好了,外面舉看版的越來越多了

房市當然是不會熱,但是看會不會脫離不死不活的階段
其實只要看二手屋交易量有沒有持續放大就夠了
*二手屋交易量=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第一次所有權登記棟數
我已經可以想像持負面態度網民的解釋
1月是兩稅合一的影響
2月是農曆過年的影響
3月是基期太低的影響
456789....理由仍然會繼續編下去
傳統房地產旺季329檔期,全台業者卻笑不出來,因為房價還在跌。面對龐大餘屋量,建商有共識縮手不推案,「今年建商主力還是放在清餘屋,」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指出。

庫存出清好康多?三招揭背後陷阱

商業周刊
撰文者:王柔雅9 小時前


全台餘屋壓力有多大?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15年新建餘屋待售量暴增,成長近2倍至5萬5千戶,不僅創下歷年新高,還首度超越新推案戶數,出現死亡交叉。房仲全聯會預估,去年新建餘屋增加到6萬戶,再創新高。
「今年房價不會落底!」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直言,房市交易量仍疲軟,建商的命運是「殺價、取量、搶錢、活命,」亦即價格讓利,才有機會創造成交量。

「餘屋對建商來說就是資金積壓,」新潤機構營業處長施孝文分析,有些案子到成屋還賣不完,建商得開始負擔持有稅,亦即,非但新案無力推出,舊案的餘屋還得吃老本。有些建商乾脆直接降價,殺價最凶的當屬板橋區,繼去年江子翠殺出四字頭個案,造成新北市新成屋、中古屋價跌一至兩成,今年又有三字頭破盤價。
送車位灌水實價登錄?小心吃官司

「促銷花招年年有,今年幾乎發揮到極致,」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買氣慘澹,投資客退場,為搶到僅存的自住買盤,建商透過各種方式降價,現在正是出門看屋搶好康的時機,但是,有些方法已踩到法律紅線,得謹慎以待。
實際成交1000萬元,建商免費送你兩百萬元車位,但在實價登錄載明1千2百萬元,這有何陷阱?
何世昌分析,依照實價登錄,售價、車位得分開計價,若登錄1200萬元,未來若以1500萬元售出,獲利低於免稅額400萬元,將不用被課房地合一稅,建商也能守住建案帳面售價,看起來兩相得利。

《黑心建商的告白》系列作家鄭詩韋指出,房市慘澹,建商、代銷要求以較高價登錄的情況越來越嚴重,「<font color="#FF0000">實際上是,房價跌得比實價登錄看到的情況還慘,只是大家都看不到。」他舉例,業者以低價合約與買方簽約,卻拿高價合約申請銀行鑑價。有業者私下透露,房市不好,衝擊房貸生意,銀行也得搶業績,即使有鑑價系統,發現價格略高於行情,只要申貸者還款條件無虞,多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通常民營銀行比公股銀行彈性大。」

或是「差額找補」,如實際成交900萬元,實價登錄填1000萬元,建商填寫「折讓單」,載明因交屋瑕疵,或因買方不須建商配備裝潢,開立100萬元的折讓單,該業者說,此類低價高報的方式,在業界行之有年,尤其近兩年買氣急凍,在餘屋量大區如青埔、淡海新市鎮等地,更為明顯,「只要客戶願意買,條件都好談。」
「這些都是偽造文書,」鄭詩韋表示,若惡意不實登錄,除罰金外,登錄者還可能吃上官司,得不償失。
送裝潢指定合作商? 簽約最好看清楚

送裝潢、家電「加值」花招四起,如每坪20萬元的住宅,建商會送約1萬5千元到兩萬元裝潢,等於是再降價近1成,甚至有高雄建商提供遊艇、送旅遊機票。

羊毛出在羊身上,何世昌指出,若建商已在售價讓利,可能會壓低其他贈品成本,如旗下建案統一發包給裝潢商,每坪兩萬元的裝潢壓到只剩1萬5千元,藉此拿回讓價的差額,或提供提貨券,讓消費者找指定配合的裝潢商設計。
何世昌提醒,這類個案簽約時,通常會另外簽訂一份裝潢契約書,載明工程範圍、建材型號、廠牌等,消費者拿眾多好康的同時,切記每項都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如果消費者買進預售案,建商應允更改格局,也要一併標示增建工程,避免紛爭。
建商供無息貸款? 兩份房貸繳不完
據聯徵中心房貸資料顯示,去年全台貸款買屋的民眾,最大宗為年收入未滿60萬元者,比率達4成,其次為年薪60萬到100萬元之間,占比3成。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分析,房價下修,越來越多年輕人想買房,但多半卡在自備款不足。
看準這點,不少建商推出一到兩年,甚至長達10年的無息貸款,但何世昌指出,越是自備款不足,越不建議使用,因為交屋之後得開始償還銀行、建商兩份貸款,還款負擔相對大。但若是原本自備款充足者,則可拿建商的無息貸款當頭期款,原有的自備款還可用於其他投資。
史上最淡329檔期,為了清餘屋,建商花招百出,想撿好康的消費者還得睜大眼睛,切莫貪一時便宜,付出更高代價。

2015的新聞??

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



merry go round wrote:
傳統房地產旺季329...(恕刪)

tzechiny wrote:
2015的新聞??...(恕刪)


全台新建餘屋量創新高,建商喊送車位、裝潢

庫存出清好康多?三招揭背後陷阱

撰文者:王柔雅 |出刊日期:2017-03-30

《商業周刊》第1533期

merry go round wrote:
全台新建餘屋量創新高,建商喊送車位、裝潢
庫存出清好康多?三招揭背後陷阱
撰文者:王柔雅 |出刊日期:2017-03-30
《商業周刊》第1533期

現在看盤重點不在新成屋跟餘屋了好不好
重劃區跟新市鎮有誰還在關心這塊?
請關心二手屋的買賣量 請關心二手屋的買賣量 請關心二手屋的買賣量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這些量你才可視為買在交通跟生活機能便利之地
台灣嘛...
就總價, 總交量..情人節啥的飛來飛去
細節一字不提...


台灣還是加油吧....
如果你能多注重細節, 德國日本之流的才進的去...
再等幾天,看看3月成交量。
這類加溫的文章
PO的越多
房市越冷

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
根本不需要打強心針
房市亦然
如果房市健康
根本不需要PO這類熱絡文章
所以這類指標
把剩下剛性需求的人再洗出來
剩下能買房的人就更少了
小葉叔叔 wrote:
這類加溫的文章
PO的越多
房市越冷

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
根本不需要打強心針
房市亦然
如果房市健康
根本不需要PO這類熱絡文章
所以這類指標
把剩下剛性需求的人再洗出來
剩下能買房的人就更少了

講得很好,所以就看每個月的內政統計月報就好啦!
一翻兩瞪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