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灣總存款連8個月突破40兆,存款月月創新高,銀行濫頭寸越來越多」...聰明人的存款是絕不會拿來買房的,別被騙!

你可以把錢拿去股市讓那些上市公司開心花錢,還是存在銀行
錢存起來等房市繃盤買自住的才是王道

Basileus wrote:
台灣總存款連8個月突破40兆,存款月月創新高,銀行濫頭寸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的錢寧願爛在銀行裡.

都超過40兆了,就是不願進房市!?
錢變多大家覺得很窮,看出貧富差距加大罷了!

大家都不花錢經濟就不會變好,

經濟不好房市、股市不用想會太好。

更何況現在房屋無法當節稅管道了。



更何況熱錢已經維持那麼久了!

難道不用收回去嗎?

收回去會變成甚麼情況呢?
一堆人講得很開心好像真的沒影響
40兆是個假議題,奢持稅實施後到現在多出8兆多才是真的
期間台灣經濟沒好轉國民所得沒增加
不用挑明了講也該知道錢是哪裡來的吧
大咖從小咖身上套出這麼多錢你相信不會癢嗎?
不過景氣壞待時機罷了,如果連股市都不上眼還能想什麼?
大咖都在等春燕,等領頭羊....羊跟燕有多遠就看心有多急迫
放心啦!你的錢一定在你口袋裏誰也搶不去拿不走
大人玩金錢遊戲,玩不起的旁邊玩大富翁也不錯
重劃區新市鎮未來會跌得一塌糊塗還沒人要
你願意檢入手想必不太難
存款多不好嗎 表示有錢啊

假設大家把自己的177萬拿去買房
建商銀行帳戶就有這些錢
然後把這些錢全部發給廠商和員工的銀行帳戶
那這些存款還是在銀行啊
(假設沒有外貿逆差)

或者這些錢去全部買了股票
賣家帳戶就多了這些錢
這些銀行存款還是一樣啊
我對這40兆的看法是:

目前大部份存款人不願在這時把錢投入房市,這是事實.否則2016交易量不會跌到25年來最低.
只要1/10投入,就可以用現金買房,讓全台交易量翻個1.5倍了.

但停在銀行找出路也是事實,只有1.09%的定存利率低到等於是不給利息.連買保險也就是2~3%之間,一樣低得等於沒有.
這些年沒有哪個投資是好賺的,大家只好把錢都丟進房市,等到炒高了大家買得很辛苦,就打房平息民怨.
於是這些幾乎是存款唯一的出路也堵塞了.
政府一向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根本的投資環境不佳一事,卻裝沒看到.

就我自己的做法來說,是在存款與房子間取個平衡點.
去年我在台北市再買一間房子,就是讓存款與不動產之間的比值不要太偏向某一端.
不是大部份的資產都是存款,卻擁有相對起來現值較少的不動產.
但也不是借一堆錢買房子.

台北的房子正在跌這事情絕對沒人反對,但量縮了5年,也就跌了一成.
大家都認為房市是2015年開始不好的,
多做點功課可以知道,這是價格緩跌的開始,但是交易量卻是從奢侈稅實施後的101年開始就掉到一半了.
只是去年最糟.

一開始我也納悶為何跌這麼慢,應該量少到一定的程度,接下來是急跌啊?
後來才發現低利撐住以外,還有個很大的因素是:
年紀比較長的台北市人,擁有2間以上的房子不算少數,他們取得時間較早成本也低.
早就沒貸款了,甚至對價格也不敏感,連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錢都不知道.
但觀念就是沒缺錢不賣房子,就算房子使用率低,不租人擺在那邊也不會拿出來賣.
我父母就是.親戚有類似情況的也好幾個.
既沒欠錢也沒打算賣,供給量少,想買的人卻多,要買到低價急降價的房子,只好從缺錢財槓玩很大的投資客那邊去找.
所以升息,打房可以逼得投資客把愈握愈燙的這個熱鍋丟出來,但是要前者低價賣房子卻難.

回到40兆這事情.房價一路降的結果,跌到一定程度銀行的錢就會出來買,要到跌5成是頗難的.
政府既不願意短期間看到銀行一堆呆帳引發金融危機,就會端出一些刺激買氣的政策撐盤.
但是此時出手的買家,卻不見得是中等薪資以下的薪水階級,而是那些存款者.他們一樣會考慮資產配置比例.
當然這是短期的預測,長遠拉到30年後看,房價是否會和日本一樣掉到1/3,誰知道.30年太長了,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我去年在台北的買價還好是在我預料中的價格,不是追高的結果.
以後的價格?現在根本不去想這事,我不是買來賣的,不要創新高當爐主就好了.

我第一間房子也在台北市,當時真的是創當棟價格最高.
4年前我家正樓上以多我將近一倍的價格把爐主的棒子接過去了.
還好這次不是.


linext wrote:
40兆,已不是二三天了,它說八個月,房市不好也超過八個月了,這些錢怎不動呢?
再著,大筆集中型的資金,都在少數人手上,分散資金是成不了氣侯,難到都不用分析或想一下嗎?

攤開近半年的成交量後發現,
原來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是趴在地上
這不就證明了沒人願意把動產轉成不動產的最佳證明嗎?
Basileus wrote:
明明就是大家越來越...(恕刪)


樓主說再來就等聰明人發揮了⋯⋯

聽到真的是…

自古以來是有"聰明反被聰明誤…"

正所謂"高點還有更高,低點還有更低"…真的猜中沒幾人

真的有錢人會是用資產配置累積財富,

現金/房地產/股票/債卷/保險/基金/ETF……都會有所配置

持續累積財富成功機率較大,

單壓一個升的快,

但跌倒一次會讓你痛不欲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