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haha1216 wrote:別再幻想了 價格沒什... 2017年1月成交量 跟去年同期房地合一上路相比 年增好多%…(恕刪) 2016年1月,房地合一上路,又要選總統,移轉量暴少的2017年1月,年增好多%?有用嗎?還比2016年12月少啊!而且增加的應該還是建商移轉,第一次登記的新成屋,中古屋還是成交更少。
跨國公司紛紛來台掃錢難怪成交量和轉移量都躺地上.... =======================================================蘋果擬來台發債 本周定價彭博資訊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公司繼去年6月在台灣發行13.77億美元的30年期債券後,據傳計劃二度來台灣發行美元債,正在市場詢價,有機會本周完成定價。彭博資訊報導,這次蘋果預定發行30年期債券,規模為10億美元,初步利率定在4.3%區間,目前排定2月底發行,前三年不能贖回,往後每年都可贖回。【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櫃買中心表示,尚未收到蘋果來台二度發行國際債的申請,若蘋果要來台發行國際債,樂觀其成。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櫃買中心的國際債市場掀起搶發潮,今年1月發行52.3億美元,2月至15日止預計發行50億美元,今年才一個半月就發行近100億美元,比起2016年平均每月發行42億美元,略見成長。櫃買中心分析,由於升息在即,國際債券發行人搶發利率低的債券,是發行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金管會保險局有意限制保險公司購買國際債的贖回期限,須持有五年,此舉將限制保險公司的投資彈性,國際債發行人也加速卡位。source: https://udn.com
empirepenguin wrote:2016 二手屋移轉量劇減到12.3萬戶,新成屋12.2萬戶2017 應該會米田共交叉了 2015~16房地合一因素,這兩年中古市場平均成交量約14.5萬戶,再加上新成屋約12~13萬戶,今年總成交量約落在26~27萬,很好猜的,不需太費心。2018起,實施雨遮屋簷不登記,如果沒有急迫需求,不彷可以明年才開始看房,至少不需要付錢買鳥站的地方,呵呵。
牛仔好茫 wrote:2015~16房地合...這兩年中古市場平均成交量約14.5萬戶…(恕刪) 這怎麼只是近2年?能用平均量算?中古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2010年後,7年了今年太多超大案將交屋移轉,新屋移轉量很可能打贏二手屋
empirepenguin wrote:這怎麼只是近2年?能用平均量算?中古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2010年後,7年了 前兩年受到房地合一的影響,年底年初落差很大,但是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投資客縮手的情況顯而易見,所以這兩年的平均數約略是所謂的剛性需求,今年中古交易市場用這個平均數去看,差不了多少,但是會再減少一些,大約13~14萬戶,剩下的就看新成屋能貢獻多少了
牛仔好茫 wrote:前兩年受到房地合一的影響,年底年初落差很大,但是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投資客縮手的情況顯而易見,所以這兩年的平均數約略是所謂的剛性需求,今年中古交易市場用這個平均數去看,差不了多少,但是會再減少一些,大約13~14萬戶,剩下的就看新成屋能貢獻多少了 剛性需求就是現在的時間點上非買不可這種量一直都在也不可能哪天突然就消失掉堅持不買跟能力仍不足的是另一個族群一樣也是一直都在也不可能哪天突然消失掉所以量變的重點是中間"有能力沒出手"的族群怎樣選擇?若大家都認為買賣移轉登記因內含新成屋的交屋量不準那我認為看三大房仲(永慶信義住商)成交棟數可以當替代指標一月份房仲自己的統計2017即使碰到過年還是高於2016的量二月份2016過年2017可沒有再過一次年三月份...四月份...到十二月份之後就有全年統計屆時再來看誰跌破眼鏡不遲我認為盤跌這麼久早該有一群人等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