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sence wrote:
小弟愚昧舉手發問,為什麼要有屋者(占多數)犧牲認賠流出,讓其它少數想買房的人可以負擔呢?為何不是政府想辦法提高國民的所得收入?讓大部分的經濟體活絡然後復甦呢?有哪種良好投資標的是政府可以提供穩賺不賠得嗎?
1.有屋者占多數沒錯
但很多都是只有一棟自住居多
手中一堆房子的則是少數
而這些少數目前被套牢者眾多
以市場供需來說
房屋大量釋出只是時間問題
2.提高國民所得可行
但台灣政府做不到
政客是財團在養的
金權政治下法令會偏向財團
3.投資一定有風險
有風險代表不可能穩賺不賠
(沒有什麼是穩賺不賠的,只有風險大小而已)
套用在房地產上亦同
電信業、水電燃氣業都是相對比較穩的
敝人目前的看法是投資發電相關產業
電是民生物資、工業基本
01sence wrote:
小弟愚昧舉手發問,為什麼要有屋者(占多數)犧牲認賠流出,讓其它少數想買房的人可以負擔呢?
為何不是政府想辦法提高國民的所得收入?
讓大部分的經濟體活絡然後復甦呢?
有哪種良好投資標的是政府可以提供穩賺不賠得嗎?
1.請google黑字倒閉和自由現金流量.
2.眼下的台灣,是讓薪水漲容易?還是讓房價跌容易?
3.台灣有多少人的錢丟房地產,結果就掉進流動性陷阱和投資陷阱了.
4.風險一定伴隨利潤而生.... 要穩賺不賠的東西請睡覺時夢裡尋找.
5.若真我夢到能穩賺不賠的東西,為何我要告訴你?

藉這機會,其實可以好好討論跟重整房市
因為最近政府缺錢,正在加稅
民眾人建商哀鴻遍野,政府也在哀
但卻沒好好的將整個過程or源頭拿來檢視
汲汲營營在幾折,利息,30年40年其實沒什麼意思
因為源頭跟過程並沒改變
愛因斯坦說
"所謂的愚昧,就是不斷作同樣的事,卻期待有不一樣的結果"
他老人家的聰明才智可以說別人愚昧
我可不行, 純引用
切入主題
持有稅過低,的確是台灣的問題(其實是政府缺錢..)
政府要拉高持有稅絕對是ok->政府要有錢才能作事
建商要賺錢才能繼續蓋
人民要有房住才有安全感
->沒必要1折or房市崩盤..改變並不是讓誰活不下去,是吧
那要怎麼作才比較好呢??
作法
要建造一個房子的過程,土地,建造,買賣
過程中有個地方是可以討論的
現行作法
政府釋放土地->賣建商->人民購屋
獲益
政府-> 土地差價+稅
建商-> 土地差價,建築差價
人民-> 有房住
這中間有一個地方,重覆計算->就是土地賣了2次
流程改為
土地 政府->人民
建物 建商->人民
金流的移轉是 售土地金額->政府, 售屋金額->建商
獲益
政府-> 土地差價+ 課稅(減輕人民負擔,再加重合理)
建商-> 建築差價,沒有土地成本壓力
人民-> 有較便宜房住
這是昨天早上突然的一個小構想
在共犯結構之下, 應該是不會達成
不知道寫信給時代力量會不會有用
OS: 什麼!!我才剛要開始,給我搞這初(剛開始什麼?? 噗..)
最大的挑戰是政府, 沒錯..
純分享囉...
「針對不合理稅制作有效改革」
http://www.travelnews.tw/news/%E7%AB%8B%E6%B3%95%E9%99%A2%E9%95%B7%E8%98%87%E5%98%89%E5%85%A8%E6%89%BF%E8%AB%BE-%E6%96%B0%E6%94%BF%E5%BA%9C%E4%B8%8D%E6%89%93%E6%88%BF%E9%82%84%E8%A6%81%E6%95%91%E6%88%BF%E5%BD%B1%E9%9F%B3%E6%96%B0/
cs young wrote:
立法院長蘇嘉全承諾 新政府不打房還要救房(恕刪)
HI,BAB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