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對房地合一課稅的一點點看法


投客手上的量加上建商手上的量,精彩可期拭目以待.









adleader wrote:

請問前輩,法律都還沒制定,誰告訴你自用一屋免繳房地合一的資本利得稅?
現在房地分離課稅,管你一屋還是自用,有交易就要繳財產交易所得稅
以後房地合一課稅,免繳....?請指教一下!


是啊,還沒正式公布前 你都可以一直鬼打牆下去

該來的跑不掉,與其在那裏跳腳,不如趕快做功課

看看有沒有其他合法節稅的方式,加油好嗎

unlocker wrote:
是啊,還沒正式公布前 你都可以一直鬼打牆下去
該來的跑不掉,與其在那裏跳腳,不如趕快做功課
看看有沒有其他合法節稅的方式,加油好嗎


我認同長期持有或自用一屋宅肯定有減稅配套,但絕不是免繳,不懂就不要胡言亂語,會降低這個討論板的水準!

davidsmoker wrote:
投客手上的量加上建商手上的量,精彩可期拭目以待.


這些存貨光看就是一大絕景啊

等到某些人和團體的信心被擊潰,台灣泡在通縮裡的時間會比日本久嗎!?
adleader wrote:
請問前輩,法律都還沒...(恕刪)


行政院宣布明年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而財政部將提案自用住宅「一屋免稅」優惠政策...
法律還沒過,但是方向就是這樣....

法律都還沒過就不算數不討論....
那這整個主題"房地合一課稅"都不該討論.因為還沒通過....
節目截圖裡面的北部推案量,1.15兆看金額很大,
如果用一戶800萬來算,其實就是14萬多戶而已,
分散到北部各縣市,算起來沒有很多。
更何況現在北部推案的房屋總價通常都一千萬以上了,換算戶數會更少。

那個量差不多是半年的北部買賣移轉棟數。

至於說建商餘屋,投資客庫存,
這些我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davidsmoker wrote:
投客手上的量加上建商手上的量,精彩可期拭目以待.
adleader wrote:
我認同長期持有或自用一屋宅肯定有減稅配套,但絕不是免繳,不懂就不要胡言亂語,會降低這個討論板的水準!



不知道是誰在降低討論水準耶

沒關係,反正您的高論都護貝好了

等公布實施後,再來看看誰的臉比較腫囉

希望到時候還看得到您唷
adleader wrote:
請問前輩,法律都還沒...(恕刪)


您有賣過屋嗎?
現在賣屋最大筆稅是土增稅, 且2年內重購還可退稅。
除了2年內買賣被課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財產交易所得稅應該不多才是, 因為房屋核定契價值都很低(以40年20坪老房子公告價值都不足10萬, 參考房屋稅單, 即使繳50%, 也才5萬元)。
房屋價值是逐年遞減, 持有愈久, 價值越低。財產交易所得稅也因此持有愈久繳愈少。
土地價值則是逐年遞增, 現在雙北精華地區都是年調10%以上。土增稅會因持有時間愈長而有增長, 但重購可退稅。

基本上這次房地合一稅改我持贊成態度, 因為對一般老百姓影響不大。只對房產投機客影響較大。
雖然不是百分百公平, 但能有80%的公平性我就很開心。
可惜上次股票交易所得稅沒成功, 希望這次房地合一稅可以成功。
大家安安~

好久沒有發表文章了~
還是一樣大家就各自發表己論.別作人身攻擊.

其實去年我就預料到政府會用提高稅收的方式打房.所以早就預料房市會下滑
還特別把我以前的購房小技巧都刪除了.就是怕有人因此受害.

基本上無殼的一族會短暫覺得高興.
因為他們等待的公平正義好像出現了.

基本上看空的朋友也會短暫覺得高興.
因為他們看空很多年了.

基本上看多的朋友就會有點鬱卒.
因為他們終於猜錯了.

但是我非上述的類型.所以我就提出我的看法

首先無論是奢侈稅~實價登錄~房地合一稅~或是即將出現的實價課稅~
目的都是為了抑制房價的飆升
房價的飆升的確造成民眾的不滿程度上升

但是政府的政策是誰提出的?
又是誰決定的?
最後又是誰律定成法?

相信大家都知道絕對不是無殼一族
所以無殼一族朋友可以不用高興了~因為你們準備要開始痛苦了.(後面會講解)

再來看空的朋友跟看多的朋友
建議想多買得明年中或明年底就是入手時機.(後面會講解)
如果房貸壓力太大的人.有多房子就趕快便宜的在今年銷售賣.(後面會講解)

我的看法~房價會崩盤~建商會倒閉或轉移資產~相關產業會進入蕭條期
但是囤積土地的地主將會大量收購~
因為大地主時代即將來臨~

何謂大地主時代~
就是建物跟土地雖然便宜~但是多數人不願意持有.或是多數人沒有能力持有.
只有財力雄厚的資本家能夠大量收購並利用節稅手法控制.

預估初期因為稅法嚴苛~讓多數持有者釋出中古房屋.
但會導致房價崩潰~新成屋無人興建~間接讓營建業及相關產業蕭條.
但是當崩盤結束~產業蕭條使得連帶的通膨出現~多數人手上的現金也失去相對價值.
就算有購買力也不敢冒險去購買~就算購買了也要應付後面的稅法問題跟房貸問題.
這時大地主可以鑽研法律漏洞~跟銀行合作~低利率的開始大量收購土地及中古房屋.並以公司法人身分管理.

這時無殼一族朋友只能選擇繼續承租~
但承租的條件將會受到成本的增加~變得越來越高~
這時政府會在體民所苦的狀況下~大量興建痛苦指數低的貧民窟~
所以問題又回到起始點~大家又要準備革命~或是乖乖地當農奴.

還有利率這兩年應該會穩住~因為景氣還很差~政府不敢貿然拉高~
畢竟現在不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了~


以上是我的見解~謝謝觀看或指教~





lulalla wrote:
這兩天新聞中的房地合...(恕刪)



小弟對於房地合一...加入所的稅內
看法如下
好處:
1.增加國家稅收
2.仿效國外,讓房屋+土地稅收更加合理
3.應該可以打到短進短出的投資客


壞處:
1.新建案成本提高->轉嫁消費者
2.有錢的人利用公司買賣,相較個人所的,繳稅%少很多 (拉大貧富差距...勞工階級跑不掉...)
3.中古屋仿效新建案拉高售價


PS.
以上並未考慮房價後續漲跌,所謂成本與拉高售價都是相對而言
整體看法是認為比較像是劫貧濟富...
(相較於公司行號,財團法人而言...但這部分不知道會不會一起修正就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