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經濟大崩盤可能的狀況。
所以為什麼美國在金融風暴時明知實施QE不能解決問題,卻還是實施。
甚至現在已經實施了QE3。
因為就算不能解決問題,總比讓這個循環繼續下去的好。
只要能提振一些信心,就算鈔票印到不值錢,只要可以不要循環下去就可以了。
沒有一個政府或國家可以承受讓這個循環往下發展的。
ranmaa05 wrote:
房地產大崩盤--&g...(恕刪)
房地產大崩盤-->7成有房子的人擁有的資產縮水-->代表財產縮水-->不敢消費-->錢大部分都存起來-->零售業業績差-->老闆裁員-->製造商業績差-->企業裁員-->員工沒工作-->沒薪水不敢消費-->錢都存起來-->服務業業績差-->零售業業績更差-->老闆倒閉-->製造商倒閉-->企業倒閉-->員工更找不到工作-->更不敢買東西-->活不下去-->跳樓的跳樓-->經濟大蕭條-->政府換人做-->經濟沒起色-->零售業繼續關門-->..................................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 應該以作出口的企業來看:
零售業業績更差-->老闆倒閉-->製造商倒閉-->企業倒閉-->
以上我覺得不會發生.
除非:
台灣房地產崩盤=>全球金融海嘯=>全球消費減少=>零售業業績更差-->老闆倒閉-->製造商倒閉-->企業倒閉-->.....
不過台灣好像沒那麼偉大....
應該是
台灣房地產崩盤=>失業率上升=>薪資普遍下滑=>外移到大陸,越南的廠商考量勞工成本回台=>增加就業機會=>台勞因薪資普遍下滑而大量輸出=>失業率因工作機會增加及台勞輸出而大幅下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