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er076 wrote:
前一陣子,有網路文...(恕刪)
這問題有點太簡單,單以1500萬房子來看,
1500萬房子在台北市要嘛很小不然就很舊,不可能買到什麼好房,
但大台北生活圈800萬人,台北市目前能提供的房子數量很少,所以一定貴!
為了要有足夠大的房子,不少在台北生活的人選擇買新北、桃園..
1500萬至少買個3房夠4口家庭使用,
所以在台北生活的人通勤時間動輒1小時起跳, 這是其他縣市很難理解的。
回到1500萬的負擔,不要什麼都推給別人有富爸爸來安慰自己,不然永遠無法脫魯,
現在雙薪家庭很正常,1500萬頭期款至少300萬 (貸8成),
先問你多久可以存到300萬?
重點就在於樓主所謂的"生活水準"了!
不少年輕人薪水不差,年薪破百萬! 但一年可以存多少錢?
生活水準代表什麼? 每周看電影? 每年出國玩? 吃大餐?
存錢的方式不外乎開源節流,
買房的難度在於自己有沒有決心,願不願意為了買房暫時犧牲所謂的"生活品質"?
再來就是房子的選擇,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只有自己接不接受的房子,
別眼高手低,買房子就是在自己負擔的起的總價下,
選擇可接受的空間、地段、景觀罷了。
ZarsteA05 wrote:
父母那一代算是安逸的時代,沒什麼危機意識...(恕刪)
古寧頭戰役, 八二三砲戰, 台灣被逐出聯合國, 兩次石油危機, 中美斷交, 飛彈危機, 921地震, SARS.....
台灣過去七十年可算是危機不斷, 不曉得你的父母是哪一代有那麼安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