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一圖秒懂房市(待售餘屋排名,1中壢 2小港 3淡水 4竹北...)

有關空屋率

為何本文不採用空屋率來做為論斷房市榮枯的依據呢?
有二個原因:
1.30年來的空屋率和房市榮枯幾乎無關
2.空屋率的計算方式不夠嚴謹

空屋率(空閒住宅)的調查與發布向來都是行政院主計處的法定業務,
但因為調查過程極為耗費人力資源,所以每隔10年才進行調查一次,
最近3次調查是民國79年13.3%,民國89年17.6%,民國99年19.3%,
其調查方法是在一定期間內派員訪查多次,若無人應答再詢問鄰居或管理員,藉以確定其為平日無人居住的空閒住宅。

而近幾年來則又多了一份來自內政部營建署的低度用電住宅統計資料,
其調查資料始於葉世文就任營建署長後的民國98年,但一直到民國101年的『房地產投資高峰論壇』後才廣為人知,
最近一次調查是民國105年的86萬餘戶,比率為10.22%,
其調查方法是將每年11、12月平均用電量低於60度的住宅歸類為低度用電住宅(即空屋),而105年台電的統計資料顯示一般民生用戶的月平均用電量為303度(老魯家為400多度),

也就是說營建署認定只要用電量達到平均用電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就算是正常使用住宅了
您認為呢? 我是無法想像60度要如何生活?

聯合晚報 2012/11/07 wrote:
葉世文估全台空屋約20萬戶
不少學者近來常以台灣空屋高達156萬戶,唱空房市;葉世文上午也表示,學者口中所說的156萬戶空屋,其實是主計總處統計的「空閑住宅」,營建署另以台電低用電戶作為空屋參考,約88萬戶;至於他個人則認為全台空屋約20萬戶。
...(恕刪)


台灣由於房屋持有稅低,房地產一直都是民眾資產配置的重點,所以空屋率並無法有效地成為論斷房市景氣榮枯的關鍵資料。

附件是台電提供的電器耗電參考


不要說60度,
請問有人的用電量一期低於200度的嗎?
K大,以下我要講的,只是一個粗略的感受
只是聊聊,不需要認真的去分析資料
若是把你一開始的**建照和使用執照數對比**新建餘屋占現有房屋稅籍數**及**對比空屋率**
所得出來的數字可能會更有趣!!

KingDavid520 wrote:
有關空屋率 為何本...(恕刪)
chouwu wrote:
K大,以下我要講的...(恕刪)

沒錯,在數據還沒有完整呈現之前,我們的認知通常有誤,
誰會知道小港、竹南、大園、五股、竹北的餘屋比例這麼高?
而不是傳統認知裡的林三淡或青埔、新莊?(雖然也是很高)
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高雄的餘屋比偏高,而且人口負成長,房市前景堪憂
新北餘屋比略高,而人口成長趨緩,且房價已高,也不容樂觀
桃園餘屋比最高,人口成長也最高,但房價較低,壓力也較小

台中餘屋量不多,且人口成長僅次於桃園,除了偽豪宅高價區外,其餘還好
台北餘屋最少,人口雖然是負成長,但房價已有感下跌三年,可略見支撐

台南新建餘屋雖少,但在建案量龐大,前景不明,唯若台積電3/5奈米決定續留南科,則下跌有限


台灣省、台北市、高雄市已經是人口負成長了
台南市靠南科台積電萬人加持,勉強維持正成長
新北市將近400萬人口,連續二年只增加不到1萬人

KingDavid520 wrote:
台南新建餘屋雖少,但在建案量龐大,前景不明,唯若台積電3/5奈米決定續留南科,則下跌有限


感謝K大的持續更新.

台積新廠的耗電量那麼高,再加上台灣的電力供應狀況.

新的n3/n5會留在台灣我還蠻懷疑的.

先進製程客戶是不會接受前陣子那種跳電或電力不足的情況發生的.

再加上台積的收費和只想吃蘋果(先進製程)的心態.
台積電,我想3/5應該不會在台南了。
目前已經躍居國際一線廠的他,風險考量是第一要務。 台南基本上沒有穩定的電和人可以支撐。
倒是原新竹和美國是首選,這其實簡單想想都知道。
3/5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在1奈米,最關鍵的是摩爾定律,這也是最頭痛的問題!!!
台積電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只有三星了。。。在這我不想多解釋
目前國際一線大廠的態勢詭譎,這也是台廠之前不上心,現在上不了心的寫照。。。。。。。。
KingDavid520 wrote:
沒錯,在數據還沒有...(恕刪)
bbp408 wrote:
新的n3/n5會留在台灣我還蠻懷疑的...(恕刪)

chouwu wrote:
台積電,我想3/5應該不會在台南了...(恕刪)

或許賴神接閣揆這張牌是專門為台積電3/5奈米特別訂做的?

來回憶一下當年張忠謀是如何誇讚賴清德的

TVBS News 2013/09/28 wrote:
台積電董座張忠謀:「台南最好、台南第一。」
一句話,台積電董座張忠謀大力誇台南毫不猶豫,賴清德專程北上行銷,張忠謀帶太太一起捧場,大方力挺。台積電董座張忠謀:「我是覺得他是這個高居榜首(市長),是件非常可喜可賀的事情。」...(恕刪)


再次擦出火花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台積電真的太重要了

chouwu wrote:
台積電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也不是只有三星了。。。在這我不想多解釋
目前國際一線大廠的態勢詭譎,這也是台廠之前不上心,現在上不了心的寫照。。。。。。。。


KingDavid520 wrote:
再次擦出火花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台積電真的太重要了


中國製造2025的遊戲規則有提到.

2020年半導體自製率要達到40%.

2025年半導體自製率要達到70%.

到了2025年後有多少人會被擋在中國外面?

剩下的30%其實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

美國一向有孤立主義的傳統,再加上川普上台的風險.

看看川普恐嚇自家美國企業把產線搬回美國的說詞....

鴻海在美國的建廠動作會不會也是一種避險操作?

KingDavid520 wrote:
今天心情大好,再好心...(恕刪)


GOOOOOOOOOOOD
有收藏價值,mark 一下日後再一次詳細拜讀。

bbp408 wrote:
鴻海在美國的建廠動作會不會也是一種避險操作?...(恕刪)

應該是吧,也趁機會把資金移出中國大陸
買Sharp也是,買Toshiba也是,都是在分散風險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