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本文不採用空屋率來做為論斷房市榮枯的依據呢?
有二個原因:
1.30年來的空屋率和房市榮枯幾乎無關

2.空屋率的計算方式不夠嚴謹

空屋率(空閒住宅)的調查與發布向來都是行政院主計處的法定業務,
但因為調查過程極為耗費人力資源,所以每隔10年才進行調查一次,
最近3次調查是民國79年13.3%,民國89年17.6%,民國99年19.3%,
其調查方法是在一定期間內派員訪查多次,若無人應答再詢問鄰居或管理員,藉以確定其為平日無人居住的空閒住宅。
而近幾年來則又多了一份來自內政部營建署的低度用電住宅統計資料,
其調查資料始於葉世文就任營建署長後的民國98年,但一直到民國101年的『房地產投資高峰論壇』後才廣為人知,
最近一次調查是民國105年的86萬餘戶,比率為10.22%,
其調查方法是將每年11、12月平均用電量低於60度的住宅歸類為低度用電住宅(即空屋),而105年台電的統計資料顯示一般民生用戶的月平均用電量為303度(老魯家為400多度),
也就是說營建署認定只要用電量達到平均用電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就算是正常使用住宅了

您認為呢? 我是無法想像60度要如何生活?
聯合晚報 2012/11/07 wrote:
葉世文估全台空屋約20萬戶
不少學者近來常以台灣空屋高達156萬戶,唱空房市;葉世文上午也表示,學者口中所說的156萬戶空屋,其實是主計總處統計的「空閑住宅」,營建署另以台電低用電戶作為空屋參考,約88萬戶;至於他個人則認為全台空屋約20萬戶。
...(恕刪)
台灣由於房屋持有稅低,房地產一直都是民眾資產配置的重點,所以空屋率並無法有效地成為論斷房市景氣榮枯的關鍵資料。
附件是台電提供的電器耗電參考

不要說60度,
請問有人的用電量一期低於200度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