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吵打房吵得很兇
很多人說再不買房之後就買不起了
我看有兩派說法
一派說現在少子化、房地合一的問題
之後房價的會再跌 到時候就買得起了
啊另一派說房價穩漲不跌的
現在趕快買一買 不然以後台北一坪破百
想買也買不下手 還不如現在先衝了
好奇現在到底是不是入場好時機啊?
提娜 wrote:
我看有兩派說法
一派說現在少子化、房地合一的問題
之後房價的會再跌 到時候就買得起了
啊另一派說房價穩漲不跌的
現在趕快買一買 不然以後台北一坪破百
想買也買不下手 還不如現在先衝了
1. 這兩派說法的人,是你聽來的,不是你按自己情況去請專家為你量身訂做的理財策略,他們不為這個發言向你負什麼責任,就像 Sway 跟張教授不會負什麼責任,但有些人就已經失去十年的時光了,手上的貨幣也貶值了。
2. 未來一向很難預測,愈遠未來愈難預測,凡是跟你打包票未來如何如何的,你要問清楚其理論依據;像少子化從來就是必須考慮的變數,但少子化就一定跌?就一定全面大跌?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3. 每個人情況不同,買不買是自己要下決定,不是聽別人講講就砸下百千萬元,或是不砸錢而放掉一個的機會(雖然也沒人能保證現在叫做機會)
跟買股票一樣,我很少聽到光靠明牌就能一輩子一值大賺下去的。能賺得久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並能為自己想法堅持紀律(以及願意面對自己想法的錯誤來修正)。
提娜 wrote:
最近吵打房吵得很兇
很多人說再不買房之後就買不起了
我看有兩派說法
一派說現在少子化、房地合一的問題
之後房價的會再跌 到時候就買得起了
啊另一派說房價穩漲不跌的
現在趕快買一買 不然以後台北一坪破百
想買也買不下手 還不如現在先衝了
好奇現在到底是不是入場好時機啊?
我認爲房屋價值及價格應分二層思考。
少子化極可能降低未來房屋價值,而價格變化來自於價值及鈔票數量二項因素。
信義計劃區房價200萬,很貴。30幾年前無殼蝸牛運動,當時東區房價20萬,其實也很貴。
價格成長10倍,其中有多少倍來自於價值上漲,多少倍來自於鈔票數量增加?
未來10年,如果按FB五折團期望,因少子化房屋價值打五折。
若是鈔票數量增加超過兩倍,房價還是不會下跌。
kuan93 wrote:
如果是自住的且貸款繳得起就買.管他房子漲跌.
正解.
如果是要投資炒房,就不要蠢了.台灣跟5年前的大陸一樣,已經開始逐步打房了,打房的政策只會慢慢持續的推出,屯房稅是最後才推出的打房大絕招.
如果是自住,負擔的起就去買,但是不要有房價會保值的想法,5年內失去大量自主買家,只剩炒房族貸款炒房撐場面的台灣房市,超高房價已經漲到盡頭,未來將會是20年的緩慢跌價,跟1990年日本打房經驗差不多.

現在買自住房跟買電腦一樣,早買早享受,但不保值.
話說這年頭,平均月薪4萬的一般勞工,繳30年房貸也很難買得起房.所以自住買家大量消失.只剩台積電那些極少數電子新貴有錢買房吧,不過那些聰明的電子新貴會不會現在去買房也很難講.畢竟聰明的社會菁英懂什麼叫投資理財.
房產稅、空置稅、房東稅,三稅齊發,炒房的哭了,沒房的卻笑了!
李嘉誠近5年來合計19次拋售內地和香港的物業,累計套現高達千億,尤其是在2016年更是不顧外界的猜測,毫不手軟地拋售了上海、廣州等地的優質物業,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1354
北方樓市正在集體淪陷? 220萬房價直降80萬,準備買房家庭要清醒
大陸開始打房沒多久 , 就出現一百多萬間法拍屋 . 但這不是結束 , 只是開始!因為大陸有6千多萬間空房,目前只有出現1百多萬間法拍屋而已,過幾年大陸法拍屋市場才會趨於穩定.

https://sf.taobao.com/item_list.htm?spm=a213w.3064813.a214dqe.3.6e295dadj9bidC&category=50025969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