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市「一灘死水」危機

房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過去十多年呈現漲勢直到2013/14年為高點後些微修正目前呈現撐住一攤死水的狀態,交易量持續低迷。

台北市許多套房開價都在1000萬上下(所謂的低總價)只能取得使用6-8坪(高公設與管理費),一個人打拼先存個三成頭期款,之後貸款700萬(估算每個月貸款為35000左右),加上相關的稅金、成本、養護費用....等等,即使薪水八萬(不靠父母、外力支援,年輕人能到8萬以上是少數)扣掉正常生活開銷、交女友和孝敬父母,大概也是月光族。
準備成家的小兩口或情侶想找個二手公寓或兩房一廳的產品預算更得拉高至1500-2000以上,更不討論許多女性要求的是男性要有房才嫁。
20年以上都不能出意外也不能失業(當然可能會加薪或是跳巢,但人不可能20年順風順水)
至於一堆40年以上老房死撐不改建,然後又直接喊都更後的價碼結果喊了十多年還是沒動,可能要來一場地震來讓這些老房屋主改觀。
台北的液化區和房屋歪斜多的很,許多一樓把牆壁敲掉當店面,上面又自己改裝或做夾層和頂加。
若大地震發生,不知道有幾間老房能撐住。(不用震央在北市、台灣地震頻繁,老舊房舍需要適時更新改建避免重大危機)

房市沒有下修或是人民的薪水待遇沒有大幅的調升(這比較難),交易量只能靠剛性需求或是外力炒作。
銀行擔心寬限期已到會爆炸,已經研擬推動各種讓套套和多多們可以"再撐下去"的方案。
但拖久了若沒有報復性上漲,損失的可能不只是利息和機會成本,甚至連房價和房屋維護成本都會損失。
接下來由美國帶動的升息,以及對岸不斷地抓貪污、鎖資金,導致對岸富豪資產搬移至東南亞或先進國家。(搬到台灣幾年後又被統一豈不是白忙一場)
娃娃機無人商店拼命開、店家獲利下降必須減少人力,最後哪來的經濟動能支撐這早已破錶的房價/租?

這場"撐住"的遊戲,到最後鹿死誰手?
Let's wait & see..

----------------------------------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即便目前政府積極作多房市,甚至擬鬆綁建築融資,但房市景氣要好,就必須有動能,也就是所謂的成交量,而攤開歷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資料,房地產已經連3年陷入全年30萬棟以下的「死魚買盤」,預料2018年仍無法突破30萬棟,這將是一大隱憂。

目前建商預售屋推案爆量,建照、使照也爆量,但反應市場買氣的買賣移轉棟數,卻只能「不好不壞」,稍微較去年表現好。但恐怖的是,台灣房地產交易史,僅有2001年移轉量跌破30萬棟,為25.9萬棟,隔年即突破低潮達到32萬棟。

2004年因政府作多,更急拉創造突破40萬棟的熱絡買氣;反觀2015年起,已經連續3年跌破30萬棟大關。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于靜芳分析,今年累計前8月將近14萬棟,較去年同期成長4.6%,預料2018年全台移轉量有機會達27至28萬棟。

這也代表房市將創連續4年跌破30萬棟的「新紀錄」,恐怕將陷入「一灘死水」危機。山水資產管理總經理丁建生表示,目前市況緩跌很慢,好不起來、又壞不下去,房市仍只有自住客,投資買盤並沒有歸隊。
2018-09-08 21: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市 危機
中部很火熱 🔥強強滾~
以往40萬交易量是含投客,現在去掉三成的投資客,剩下就只有28萬啦
你敢實施房地合一,就得承擔投資客跑光光的後果。
假設我放二年賣出賺100萬,政府抽35萬,房仲抽4萬加過戶手續費,等於自己實拿約一半而已。
利潤已經比以往少掉三成。

現在房市不是死水,而是變成是自住客的市場。
michael.gallery wrote:
房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恕刪)

高房價當然會沒量
michael.gallery wrote:
房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恕刪)

只有自住客不好嗎?既然要打房,投資客當然就落跑,政府、名嘴一起幫你壓價錢,還有Sway一天到晚出言恐嚇,房價低了,真的敢買的就是撿到便宜,嘴來嘴去的。今天在家裡看到外面下大雨,嚇一大跳,結果淹水的都在蛋黃區,被說會淹水的洲子洋根本沒事,到底誰說會淹水,放假消息讓人來撿便宜也是做善事是吧
michael.gallery wrote:
房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過去十多年呈現漲勢直到2013/14年為高點後些微修正目前呈現撐住一攤死水的狀態,交易量持續低迷。


台灣的流動性很多都砸到房地產裡了~

拿老巴法則來把房地產總市值去除GDP就能知道有多誇張....

但14A有說過台灣不會出現流動性陷阱.

不知道有沒有包含房地產!?


sunnight123 wrote:
以往40萬交易量是含投客,現在去掉三成的投資客,剩下就只有28萬啦
你敢實施房地合一,就得承擔投資客跑光光的後果。
現在房市不是死水,變成是自住客的市場。(恕刪)


房地合一和投客不見其實是2件事

如果這個市場能在被看好(只要有足夠的利潤)

投客會比一般人還趕衝進去的

旦一樣的問題

如果這市場已經不被看好(沒有足夠的利潤)

投客一般也會比一般人逃的快

投客不是作慈善事業的好嗎

michael.gallery wrote:
即使薪水八萬扣掉正常生活開銷、交女友和孝敬父母,大概也是月光族。...(恕刪)


八萬還達不到去年全部上市櫃公司員工的平均薪資,買不起是正常的。別被低薪的爛新聞耍的團團轉,年輕人醒醒吧!

michael.gallery wrote: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于靜芳分析,今年累計前8月將近14萬棟,較去年同期成長4.6%,預料2018年全台移轉量有機會達27至28萬棟。

2015年的交易量為29.2萬戶,
這數字當時被稱為房市冰凍期
今年比房市冰凍期減少了一成以上,
卻反而被形容成回溫
這也是挺有趣的事

這個東森研究中心經理也太外行,
今年肯定達不到28萬棟,27萬的難度也頗高,
25萬跟26萬機率一半一半,
不過我是猜25萬多
michael.gallery wrote:
房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恕刪)

以白年來的經驗台灣地震中心多在嘉南高雄南投花蓮宜蘭外海,你想的震台車市產生大災情好像比較難。只要通膨加劇,大家就會拼命的替自己的錢保值的出口,房市不會是一灘死水。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