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慘啊!美國升息又稅改吸乾台灣資金,引爆房價崩盤了!

美國史上最大稅改 投資磁吸 台灣剉咧等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4k 人追蹤
追蹤
江靜玲、譚淑珍╱華盛頓-台北報導
2017年12月21日 上午7:05

46 則留言
中國時報【江靜玲、譚淑珍╱華盛頓-台北報導】

美國通過歷史性的稅改方案,道瓊工業指數打破一年上漲5000點的歷史紀錄。工商團體負責人都認為,美國稅改必然會對世界產生投資美國的「磁吸」效應。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就指出,美國營所稅由35%降為21%,台灣則反向由17%提升為20%,必然會促使在台投資受阻的廠商「轉移」到美國投資,進而衝擊到台灣的產值,經濟成長率(GDP)也會因此下降。

有規模台企 恐掀出走潮

美國通過稅改方案,以美國擁有的資源、明確的制度環境,林伯豐直言,現在美國的投資優惠比台灣更有吸引力,有能力的企業會選擇投資美國。包括台塑、長春石化、燁 、鴻海等國內大企業集團,早在美國總統川普喊出「美國優先」時,都已經相繼宣布赴美投資。

美國營所稅降為21%後,仍比台灣的20%高,但林伯豐指出,台灣還保有懲罰企業的5%「保留盈餘稅」,相較之下,台灣不但在稅負上沒有競爭力,更有「五缺」難題、又有「一例一休」爭議、環評制度不符現實等問題。相對的,美國能源不缺、環評制度明確,投資環境比台灣更有吸引力,當台商到美國投資時,很自然就會排擠對台灣的投資。

林說,有能力到美國投資的台商,基本上都是有規模、有能力全球布局的企業,當這些廠商不在台灣投資,勢必會衝擊台灣整體產值,GDP成長率也自然會下降。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也說,當台灣增稅,又有不少「民粹」政策時,企業怎麼敢在這樣的環境中擴大投資?外資又怎麼敢來台灣投資?美國降稅,當然會對企業產生「誘因」,如果企業到美國投資,自然會對台灣整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賴說,像勞團如此激烈的反對修改「一例一休」,就是很典型的民粹式抗爭,還有前些日子通過的《公投法》降低門檻,企業都擔心,台灣社會以後還夠安定嗎?會不會動不動就公投?企業還敢投資台灣嗎?「不跑,就不錯了!」

衝擊總體經濟 弊大於利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則認為,美國降稅對台灣中小企業有利有弊。中小企業不會因為美國降稅而到美國投資,但是,從供應鏈的角度,如果國內企業因為到美國投資而有所發展,中小企業也能因此受惠。但她也提醒,如果因為企業到美國投資,進而讓台灣投資減少,最終衝擊到的將是台灣的總體經濟,中小企業也難倖免。

因此,林伯豐、賴正鎰與林慧瑛都認為,台灣推動稅改,也要具有國際競爭力,更重要的是,政府應積極思考如何建立「友商」的投資環境,讓企業願意留在台灣投資。

************************
快了~快了~快直奔一折了~
2017-12-21 12:45 發佈

小摩星 wrote:
美國史上最大稅改 ...(恕刪)



沒人耶!怎麼回事?
看他東拉西扯,其實很有娛樂性,不是嗎?
小摩星 wrote:
美國史上最大稅改 ...(恕刪)


明年的搶錢行動不知道會不會比今年兇!?

好想知道是搶錢可怕,還是G2縮表可怕?

爭搶最後的「便宜錢」 2017年全球發債總額創紀錄新高

眼看着聯準會明年打算繼續升息,歐洲央行也將從明年開始壓縮 QE 規模,
廉價資金的時代看起來快要結束了,多個國家政府和企業坐不住了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數據服務商 Dealogic 稱,年初至今,全球債券發行量刷新曆史最高記錄
達到 6.8 兆美元,為連續第三年擴增。新興市場債券發行量也創出峰值水平。

source: news.cnyes.com

bbp408 wrote:
明年的搶錢行動不知...(恕刪)



劉憶如:全球降稅競賽 對台灣不妙
中時電子報
中時電子報
4k 人追蹤
追蹤
陳碧芬、黃欣╱台北報導
2017年12月21日 上午7:05

88 則留言
中國時報【陳碧芬、黃欣╱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稅改法,在美國國會快速過關,財經學者專家驚呼「對台灣大不妙」。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指出,估計美商會從世界各地撤出返美,各國政府也會考量降稅來留住FDI(外人直接投資),「這不就等於全球進入降稅競賽?」

「2017北威冬季論壇」昨天舉行,前財長劉憶如和國票金總經理丁予嘉同時提出2018年經濟情勢分析,美國稅改成為繼美國升息之後的最大話題,明年各國貨幣、財稅策略都需加以因應。

劉憶如指出,不同國家的經濟情況及財政能力不同,如果一味跟進美國降稅的結果,勢必讓政府負債飆升、潛在物價通膨上升,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跟進美國競推QE(量化寬鬆),QE是鈔票太多,降稅是政府負債太多,都會有後遺症。

劉憶如分析,美國已提前進入升息循環,美國經濟景氣復甦超越大多數經濟體,降稅和升息可以平衡,「左手升息、右手稅改,對美國來講是OK的」。尤其,此次美國降稅最大關鍵是企業稅從35%降到21%,美商是全球市場最重要的FDI來源,美國降稅肯定磁吸美商回流,川普要的「美國優先」目標可望達成。

台灣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劉憶如警告,台灣正走在景氣復甦的過程,但實際經濟成長率低於充分就業的經濟成長率,產出缺口依舊為負,加上沒有通膨,此時若央行跟進升息,就「Too Much(太超過)」,市場恐怕沒辦法承受。即使台灣也在推動稅改,仍恐怕無法發揮留住企業的功能。

丁予嘉也指出,台灣FDI本來就很少,美國稅改還在協商時,已有大型企業赴美探路,許多製造業供應鏈企業亦考量赴美設廠,可以預見,會愈來愈多廠商跟進赴美,台灣FDI將愈來愈慘。

他認為,新台幣兌美元不會明顯走貶,反而是美國不樂見匯率過強、阻礙出口的情況下,新台幣需要阻升,估測在明年央行總裁換人之前,新台幣會衝到29.5元。
小摩星 wrote:
劉憶如:全球降稅競...(恕刪)


看看台灣圈錢的成本,以及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利差.

好可憐都沒啥人要回復魔腥大

我來幫他衝衝人氣

thedog6962002 wrote:
好可憐都沒啥人要回...(恕刪)


少人回表示崩盤理所當然阿

更慘!!

小摩星 wrote:
少人回表示崩盤理所...(恕刪)


你確定不是大家都看你笑話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逗
個人覺得小摩星的論述並非空談,房價的確是下跌的趨勢。
只是沒人知道這一波要跌多久才會見底,雖然目前離一折還很遠,但房價下跌ING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b691011 wrote:
個人覺得小摩星的論...(恕刪)



會再降(我已經看了兩個月的房子了,直到現在每天代銷啊、建設代表啊、房仲啊一直打電話問我考慮的如何,問我是不是封鎖他們的line了 怎麼都不讀取)問題是死不降價硬要賣我來維持實價登錄50萬以上(含車位每坪更高),我實在買不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