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公布的數字都是合理公開的, 但能成為成功的商人及管理者, 就在利潤的創造. 以報導的案子為例, 45萬應該是一般人買到該區土地的行情, 但2120坪會是近10億的交易, 如同量販店進貨, 自然能取得較好的折扣價. 而房屋造價中的原物料也是同樣道理, 整個建案就能在優越的商業管理中創造出利潤, 所以, 一般說建商毛利抓三成, 不是空說的.
ponyhat wrote:公開建案成本新聞連...(恕刪) 公開的財報跟我說毛利在2013年高達42%2016年29.7%http://www.goodinfo.tw/stockinfo/StockBzPerformance.asp?STOCK_ID=3056
引文翁毓羚以率先喊出讓利的總太「美樂地」為例,總太「美樂地」2房總價含車位458萬元起,每坪均價為17.5萬元。他說,當初購買太順路土地時,每坪成本約45萬元,基地面積約2,120坪,規畫24~38坪的產品,攤算下來後,每坪土地成本約6.9萬元,占售價的39%如果依房子持有土地坪數,應該是乘以每坪土地45萬每坪6.9萬是乘以權狀坪樓上的成本算法應該是不是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