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價下跌進行式,不過是剛剛起步罷了.....

本版太多空方訊息文章也就不再多述,google 就一堆了

而加拿大 / 中國 目前也修正中

美國 / 紐西蘭 或也將浮出檯面

只是此次與過往經驗大不相同....


1.不到一年北部已自高點 -30% 以上,但依然未見恐慌情況 !?

2.台股 / 全球股市相對高檔 ?!

3.全球利率為歷史相對低檔 !

4.高收債 / 被動式指數 ETF 大行其道 ?!

5.美國多項數據早已超越網路泡破沫之前.

6.標普恐懼指數創1993 年以來新低

7.石油相對低檔 / 鐵礦砂暴跌中 / 商品期貨價格指數 CRB 自 2014/7 走空至今

...etc.

只能說...風險意識不能鬆懈呀 !!



2017-05-14 0: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價
恬適生活 wrote:
4.高收債 / 被動式指數 ETF 大行其道 ?!


我好期待有金絲雀美名的垃圾債爆掉能產生什麼化學反應!!
只有時間能證實一切了
恬適生活 wrote:
本版太多空方訊息文...(恕刪)


哪是剛起步,早就跌很久了。
我因換屋而賣舊屋,賣的價格是鄰居剛賣的不到八折。
去房地產網站找找,台灣一堆一坪一萬以下的建地。
若說房子,隨便搜尋也一堆兩百萬以下的。
台灣房價地價早已經太低了,還跌!

所以政府應該跳出來振興房地產了!
套套、多多表示不予置評
恬適生活 wrote:
本版太多空方訊息文...(恕刪)

嗯!
操作期貨順便研究房地產
各種商品本來就有多空循環
01房地產多空言論看看就好
6.標普恐懼指數創1993 年以來新低
老美的指數我都不敢猜頭說
一起回樓上幾位的問題


房地產(含國家建設)與經濟為正相關,亦可說是火車頭

資金 / 利率 / 原物料 / 股市 / 政策 就是其柴火動力

而目前所顯現與過往"房市走空"情況的確不同

為何說剛起步 ?! 依過往經驗...

簡單的判斷依據就是"未見恐慌"! 媒體沒有大肆渲染 !

房仲還沒縮減至全盛時期的 50% 以下 ! 法拍量也尚未暴增上頭版 ! ...etc.








yu0556 wrote:
哪是剛起步,早就跌很久了。
我因換屋而賣舊屋,賣的價格是鄰居剛賣的不到八折。
去房地產網站找找,台灣一堆一坪一萬以下的建地。
若說房子,隨便搜尋也一堆兩百萬以下的。
台灣房價地價早已經太低了,還跌!
所以政府應該跳出來振興房地產了!

台灣一坪一萬以下的 很多都是農地重劃過去 以前以分來算的
現在用坪來算 都漲了快10倍了 也代表台灣對農業越來越不重視 寧願拿去蓋屋炒房
這也是因為台灣靠海 沒遇過飢荒或無法收成問題過

政府振興了房地產12年(放任炒房不管) 不僅幾乎是低利稅金 外加高年期房貸跟維持低利率
才能達成炒作 台灣薪水是日本的1/3 但是實坪制後 房價卻可以是日本的3倍
這個差距是9倍房價所得比

[問題] 台灣房價比日本貴?

房價越炒越高 除了建商跟投資客 其他行業的資金投入 就越來越低了
把房地產說成經濟龍頭 那經濟學老師一定會為你感到愧疚
這個說法 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建商會這樣洗腦 頂多是讓名目GDP好看
方便作秀 假裝有好的經濟

左手賣右手 右手賣左手 在經濟學裡 就是最沒有生產價值的
只是讓高房價 剝靴了一般人民居住的正義 造成少子化
以前朝代也有過熱衷炒房活動 而國外熱衷延發科技 工業革命
所以後續兩方實力才會差距懸殊

基礎建設才是經濟的龍頭 還有農作跟科技發展 對人類才是正面幫助的
而你炒房到了一個極限 不僅造成少子化 目前大學學測剩12.8萬人 10幾年以後剩6~7萬
你就算炒作幾百萬戶房 多的又要賣給誰?? 只是形成世代掠奪罷了 把未來下一代給犧牲掉

而且錢都集中在少數人手上 薪資越來越低 但通貨卻仍跟著膨脹
建商賺大錢可以奢華享受 物價一樣上漲 講白了點就是犧牲所有行業 所有未來
去把錢集中在房地產 虛假的榮景20年(然後建商賺夠了 就可以移民去了)


而國外先進國家 尤其歐洲國家 早就認清這個現實 才會祭出高稅率管控
讓房地產不至於輪為炒作的工具 讓人們有安居樂業的空間
可以有股票期貨等等 其他投資標的可供投資


而且 國外是空屋稅屯屋稅各15% 土增稅50% 實價計稅1%(台灣是名目 不到實價的千分之3)
把課到的稅金拿去人才培育 產業升級 以及作社會福利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政府根本就沒有打房 房價會下修 單純是因為少子化人口基數減少
以前20萬人買房 投資買盤也有20萬 交易量有40萬
現在大學學測剩12.8萬 投資買盤也算一倍好了 交易量加起來只有24~26萬左右
沒有那麼多人口可以買 不跌下修回沒人炒作的合理值房價才怪


你要政府繼續支持炒房 可以呀 最好把全台灣 每坪都炒作到250萬看看
(看會不會通貨膨脹 房市泡沫) 然後看看10幾年後 剩下6~7萬人 照這比例 30~50年後剩不到3萬人
都領薪資中位數4萬好了 會不會再繼續跟你買房產 犧牲所有 去振興你的房產價值
自私去剝靴所有下一代的 結果沒有人口 你的房產要賣給誰?
房地產 本就是玩各1~2輪 到沒人口就玩不起的金錢遊戲
政府放任房貸變成30年 就是你所謂的振興方案 只不過背債更久 讓人民犧牲一輩子去還債

p.s全世界 可以投資的標的那麼多 股票期貨 債券 甚至國外房產
所有先進國家 會選擇用高稅率 管控房地產不至於淪為炒作工具是有道理的
何況期貨 選擇權 甚至比特幣 就可以差距10幾倍到百倍了 可投資標的甚多
何獨非要房地產不可

更何況每種投資都有賺有賠 又何獨房市能例外永遠不跌 讓你單獨要求政府拿錢救此項投資
那以後每項投資都能比照 國家的錢又哪裡夠花 每種投資分下來可能每筆剩不到幾百萬資金了
而2014房市高點後 不少投資客轉向股市 都從8000多點賺到1萬多點了

你執著在人口下修的房地產 期望以後剩不到13萬的人口數 幫你再創榮景??
別傻了 帝寶都跌破二百萬 法拍物件越來越多 人口數越來越少 未來誰買??
投資虧損還不跑是你自己的問題...
高手們早就賺完波段離場 不然就是改走其他投資了

到30~50年後 看看台灣新生人口 剩不到10萬 甚至不到5萬 就是政府的豐功偉業
而那就是放任炒作房地產 所帶來的惡果 最後卻讓下一代去承擔


而且 未來10幾年後新生人口數不到10萬 空屋率就不是只有現在的20%了 40%都可能
你的房產根本就沒人要買 振興後把房價提升到每坪250萬 賣給你自己好了(記得上繳交易稅給國家)
跟建商聊過,買賣房子只看實際供給需求。賣太快馬上就調漲,賣慢就調降。哪個建商看網友的發文跟期望房價?
yuchijoe wrote:
跟建商聊過,買賣房...(恕刪)

決定市場漲跌得是看供需法則 尤其交易量 而不是靠喊多喊空能決定的
1998~2014年 交易熱絡 怎麼喊空也照漲(交易量30萬以上)
2015~2017年 交易低迷 怎麼喊多也下修(交易量不到30萬)

大學學測人數剩12.8萬 未來投資買盤需要12萬以上 才能維持去年2016年的低迷24.5萬交易量
若想要維持以前30萬以上 代表投資買盤需要超過18萬 看倌們覺得可能嗎^.?

(除非開放大量外資炒房 但對經濟民生沒幫助 只會形成通膨)

只能說 大家就現階段市場跡象 去推估今年漲跌
而隔年的實價登錄 很快就能見分曉 驗證漲跌

就像是原本很多開價六字頭的 現都已經下修三字頭 下修回到5~6折
還有人硬要說沒下修的 只能說無言(也可能是套在六字頭的..)
好慘阿! 才反轉兩年新莊副都心先奔五折!

要知道 400億就夠20萬新生兒 每人領取20萬元
8800億 就足夠支撐這項政策22年(或40萬11年)
這對國家未來 減緩少子化跟支撐房地產會更有幫助


沒有人口數 別說房地產了 百業都會蕭條呀~~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