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跟同事在聊天,他說有些建商炒房價的招數就是靠實價登錄!?怎說呢?比如一坪20萬的房子,A建商用23萬買B建商的房子、B建商用25萬買A建商的房子錢搬來搬去,都是在自己口袋,這樣就可以把區域平均價格抬高...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想想這種玩法也不無可能,而且還玩得很合法的樣子最後苦的還是勒緊褲帶繳房貸、不然就是買不起房的窮老百姓~我想寫著慘字啊
麥兜恩 wrote:他說有些建商炒房價的招數就是靠實價登錄!?(恕刪) 所以自以為聰明的政府,就是房價上漲最大的推手.時價登錄之後誰家的房子要賣比鄰居便宜.腦殘的官員,如此一來價格只會一直堆疊,下不來了.除非房子有問題,屋主腦袋秀逗,或是有苦衷,否則後賣的價格一定比前賣的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3082570&p=43#50538313兩次實價登錄,前一次1560,後一次1782, 只相差4個月, 價差222萬,1782賣完後再拿出來賣, 很規律再加價206萬, 變成1988原屋無人居住, 一直空在那裏, 代表不是自住,是投資客進場不知道這是賣給誰? 還是準備賣給銀行?不知道貸款為多少?如果1988貸8成,還有1590, 完全不必成本就可以買賣然後不斷換貸款銀行, 都只付息不繳本金在1560之前, 前一次的買賣金額為何?合理推論為1350 ,再之前為1100萬這樣不斷往上加價, 最後就成為法拍屋像中山北路二段一棟15坪的平房, 法拍要8000多萬, 實際上10多年前法拍價600多萬, 但缺乏建築線, 根本拍不出去最後就是由銀行買單若銀行買不起單?政府就會像10前一樣嗎? 又設一個"金融重建基金"來買單, 最後也就是全民買單做夢曾夢到有仙人指示,只要這樣不斷買賣,6次之後, 就能創造出5位虛擬的成交客人,變成成交王先買入1000萬的房屋-炒>1200->1400->1600=>1800->2000 房價全部實價登錄, 銀行就會相信這個價格由銀行不斷增加貸款,每次獲利200萬, 最後一次買賣就交給人頭, 付不出貸款就法拍如果中間幾次簽了很長的低租金合約,買賣不破租約, 買了不能住,那法院就不能點交,不點交就容易流標, 流標一次都會再打8折計算,3拍打6折, 2000萬就回到1200萬拿5次獲利的1000萬,再進場去標回來, 無償得到一棟房屋完全是做夢夢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