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權的節目
他言下之意,金管會的「新八條」的獵地限制,這不行那個不行,讓「壽險業」賺不到錢,根本會很難經營,你們大家還買不買保險;「壽險業」出問題要怎麼辦?政府或金管會要不要負責。
聽得一頭霧水的人也沒關係,我只有以下一個重點,
就是
保險業就只能在房地產賺錢嗎? 拿著台灣人的保費,資金源源不斷去炒房賺錢,炒高了房價後國家付出的代價「壽險業」要不要負責。
我得到的結論就是:也許只懂房地產的人,就只會從這個角度去想事情!
K573 wrote:
..保險業就只能在房地產賺錢嗎?.(恕刪)
保險業就只能在房地產賺錢嗎?
錯了!!
應該是問:台灣保險業就只能在"台灣"房地產賺錢嗎?
目前台灣金融保險業經營情況..
利息收入"普普', 金融投資"績效慘到不行". 台灣房地產投資"超高報酬率"
金融保險業..炒房地產好處太多了..
1.可以美化帳面 2.投報率超高 3.私人獲利不容易查到 4.可以資產重估 5.風險由政府承擔
全球那種案件情況!等定獻..那都不知道是N年以後的事了.....
而且現在是大家聯手!
以前是某個區塊.就某壽險獨大.自有默契.現在都是俱樂部談談.互相插旗.共同進退! 誰敢惹這些豪門巨富....惹到牠門就是惹到整個金融業..就你個小小主委...
回到現實吧!!!!
你若是保險經營者...你怎麼做???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家可以仔細想想
當壽險業過度投資曝險請問最後誰來擔呢?
就是因為政府有作為作了一點事
影響到既有利益者
既有利益者就派出"代言人"來上節目給觀眾洗腦
大家想想田先生這段日子在節目上的言論
不
這比股票分析師還嚇人難讓人聯想他是房地產多頭的代言人
因為股票分析師偶爾還會叫你不要追多
但何時這些代言人有提出警示之語呢?
當有天房地產大幅下滑時,他們人在哪呢?
我想他們會說都是政府打房,打的經濟愈來愈差,害自有資者者資產縮水
但仔細想想,房地產的大幅增值有讓一般市井小民得利嗎?
這些賺很大的建商、地主、開發商、代銷、仲介有將這些錢用於照顧相關員工嗎?
其他房地產這個產業很不好的地方就是
當它大好時並不會讓所有員工都很好,只有少數決策者好而已
一般好賺的都是建商老闆個人投資、不好賺會賠錢的再讓公司來吃下
最好好賺的都是老闆一個人,賠錢的就由上市集資的股民來分擔
想想建商會何會上市集資
不是老闆沒錢,而是老闆可降低其風險
想想建商為何會買銀行、保險公司
就是可以錢週轉來週轉去,降低個人風險
個人期望的是房價的合理性,讓一般雙薪家庭可以在工作區域附近買的起房
也因為房價的合理性,大家可以小房再換大房
也因為房價的合理性,付完房貸還有多餘的錢可養小孩照顧父母家庭
這才是合諧均富的社會
當所有的錢都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這個國家不會有未來
它的資金就會轉向股市或是國外
其他任何台幣的收益相較保單利率都是利差損
運氣不好, 就賠更多
像國華這樣的壽險公司, 還有3~4家
政府不敢讓他們倒, 接手燙手山芋的方式就是賤賣, 再把保險人的儲備金都賠光
反正它們炒房, 我們可憐, 他們掛點, 我們幫忙賠
其實, 高鐵, DRAM這些有官股的, 掛點了都是納稅人分攤
常有人說, 張金鶚讓很多人錯失買房時機, 沒錯!
但在目前房價最高點時, 持續喊高的言論, 3~5年後, 有沒有可能被同樣的追殺
我不相信理論, 所以房地產週期不一定適用
我相信機率與經濟實務
持續上漲10年後, 只是再漲5年的機率, 跟回檔的機率問題
媒體的話能信, 你早就發財了
我有把商業周刊05~12年有關房地產的新聞都剪貼起來
06喊多, 08喊跌, 09年初又喊多, 年底又喊跌, 11又喊多.....
順勢而為還是逆水行舟
老實說, 這些專家都只是在賭
你看莊孟翰年初跟年底的看法差多少? 老實說超不像學者的, 沒有堅持
我不知道妳們對這些房仲公司名嘴了解多少
其實, 顏炳立之前是大空頭, 他是在07年後才轉多的
我們也是從04年開始笑他 until 07年
雖然他的話術與立論都很鄉土, 不過從過程, 他的準確度還算高的
多頭轉中立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