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目前我已放棄做膝蓋活動角度的復健
因為那對我來說意義不大
我的膝關節軟骨已嚴重破壞,醫生說要靠玻尿酸和維骨力頂著,撐到60歲左右再換人工關節
所以即使活動角度增加,我仍無法從事什麼活動
就算腿能伸直,頂多是能站直,姿勢好看點罷了
至於行走,現在也只能靠拐杖,若是不用拐杖,走幾步路膝蓋就痛了
因此增加膝關節的活動角度,對我來說只是增加外觀的美觀度而已
我的右腳因為六次手術,早已經傷痕累累,且膝蓋也因為嚴重受傷有點變形
那種純粹只是增加美觀度的復健,我想就省了吧
我現在比較想做的是恢復大腿的肌力
也許讓我撐著拐杖能多走幾步路,對我才是比較有幫助的
如果大家有任何鍛練腿部肌肉的良方請跟小弟說一下
謝謝大家
希望身體有病痛的人都能快快恢復健康

雖然已經造成軟、硬組織的傷害,無法完全回復到以前的功能。
但是,透過努力,還是可以回復到七、八成以上的。
一、可以試試用放鬆肌肉或經絡的藥膏先抹上(刺激性不要太強的),再用熱敷的方式(不必很燙),
時間要久一些,例如十~十五分鐘左右,熱敷完後,可以用竹製的拍打棒(很像掃把),或用綠豆或
黃豆製成的拍打棒(用布製成長條狀),輕輕拍打僵硬的地方,注意不是打骨頭喔!是打軟組織僵硬
的地方。期間如果有不舒服就停止,慢慢來!
二、受傷的腳如果走路的姿勢不是很好,也就是當你站立起來的時候,感覺一下,如果重心沒有辦
法直灌腳底,感覺膝蓋在用力,或膝蓋在僵硬,就不要勉強。因為跟脛、腓骨受傷比起來,膝蓋受傷
是嚴重許多的,因為膝蓋組織構造及功能來的複雜多了。可以的話,等一陣子腳的狀況有比較好以後
,再慢慢使用它。
三、另外要注意的是,受傷的軟組織雖然是僵硬的,但因為腳會有一段時間無法正常使用,會有部分
部位的肌肉萎縮或無力的現象,當然這也和受傷後軟硬組織無法協同正常運作有關,可以的話,在不
用到膝蓋出力的情況下做一些運動,"延緩"萎縮的情況,例如游泳、或躺著做踩腳踏車的動作...等
等。
以上是小弟的建議,板大可以參考看看,擇優選用囉! 也可以多請教別人的經驗,會有幫助的。
畢竟身體只有一個,既然發生了狀況,就要好好的照顧它囉!
就是需要轉科看了
(但您的可能是因為才剛手術完)
例如 椎間盤突出相當嚴重
經物理治療持續六到八周
無明顯療效
就是無效了~~
不錯的物理治療醫院
老師們都會跟您互動
跟您說明病情
所以可能先換醫院
找一下優質的物理治療醫院
再評估看看是否真的無效了
aw445 wrote:
復健還是會有用的!!...(恕刪)
造成您的誤解真是不好意思
我先前並沒有抱怨膝蓋活動角度不夠
我的膝蓋活動角度如同第一篇文章所說,就一直是那樣
受傷總希望能夠痊癒,希望自己還能夠再騎單車
然而開刀取出鋼板,清除部份沾黏後,並沒有如醫生所言能再增加一點活動角度
並且走路開始出現膝蓋疼痛的現象
再加上醫生直言需要終身靠打玻尿酸和吃維骨力來維持,直到換人工關節
我終於認知,我的情況很嚴重,連正常走路都是問題,何況運動
想到這裡,就覺得膝蓋活動角度無法再增大,其實也無所謂了
(原本希望角度能再大點就是為了騎單車,不然只是走路的話,目前的角度夠用了)
反正還是要用拐杖走路,站或走得好看或難看,到這個節骨眼,我也不在乎了
受傷一年多,此刻才真正接受,我不會痊癒了
這位骨科醫師是把我從截肢邊緣拉回來的醫師,我怎麼會不信任他
能恢復到現在這個程度,我已經很感激了
我不信任的,是其他沒見過的醫師,即使是同一家醫院的復健科醫師
畢竟我這破損嚴重的軟骨要支撐到60歲,還有25年的時間
與其做些痛苦又沒用的治療,若遇到不好的醫師甚至有帶來破壞的疑慮
那我還寧可不做
目前不繼續做復健,情況就是這樣
能站,只是無法平均分配重量在雙腿,否則膝蓋會痛
能走,只是不能走遠,除了膝蓋無法承重之外,腿部肌肉委縮似乎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我現在比較希望能增加肌肉力量
而不是去醫院每次都在做些增加角度的復健
什麼是TKR?
全膝關節置換(total knee replacement)嗎?
之後需要做什麼復健,那也是25年之後的事,現在擔心這個也未免太杞人憂天
ujm wrote:
想請教..人工關節不...(恕刪)
這位骨科醫師說,人工關節的壽命,目前來說大概就15年,最多20年
我現在35歲,若現在換,大概50歲到55歲又要再換
更糟的是,第二次換的人工關節,壽命大概只剩一半
此時並非人工關節本身損壞,而是因為置換人工關節後的骨質會越來越差
到這個時候骨質將惡化到無法再承擔重量,只有截肢一途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候要用盡一切方法,讓我的右膝能撐到60歲再來換人工關節
或許將來科技進步,會有更耐用的人工關節也不一定,到時就可以早點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