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霞喀羅古道單車獨行-順登霞喀羅大山

好一陣子前的行程,算不上是什麼文章,不過是看圖說故事而已。

day 1 鶯歌-板橋新站搭乘客運-竹東榮民醫院-122縣道-清泉-霞喀羅駐在所遺址何氏兄弟工寮

day 2 霞喀羅駐在所遺址何氏兄弟工寮-霞喀羅步道石鹿登山口-霞喀羅大山-霞喀羅步道養老登山口

以時間換取空間,貪婪留戀於拍照,因此時間僅供參考,和大家分享如下:


位置圖(請按-號縮小)
按這裡檢視網頁

只睡了三個小時,六點十五分在板橋車站坐車­到竹東榮民醫院已近八點,站牌旁買個早餐先


不遠處,於加油站斜對面便是122縣道,旁­邊的7-11是沿途的倒數第二家


08:39 倒數計時,準備出發。最後一家7-­11在剛進入122縣道不遠處


沿途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餐廳




09:31 上坪老街




直昇機吊掛作業


09:51 往尖石叉路








五峰鄉白蘭地區蔬果產期






122縣道35.5k,此行由22.353k開始


10:08往舊十八兒、上大隘、白蘭部落叉­路


10:17 大隘社區


很特別的資源回收處




10:24 往和平部落叉路










此行唯一的自拍




10:58 往上大隘、苗栗東河叉路


11:03 五峰鄉賽夏族祭場叉路口


11:14 新竹地區有名的鵝公髻山登山口


11:47 桃山派出所


在這裡辦理乙種入山證






12:00 第一次在白天經過雪霸國家公園叉路,前二次登大霸尖山都是在夜間經過


清泉溫泉風景區


清泉溫泉導覽圖


溫泉吊橋


一號吊橋


原來三毛曾經住在這裡








12:30 苦命的開始,一路陡上


早上只睡了三個小時


頂著中午的烈陽


背著約7、8 kg的小背包&和朋友借來的canon 350D& Sigma廣角鏡


睡眠不足的後遺症,快掛了


只能半牽半騎


14:25


最後在路旁睡了一個小時


道路似乎常常崩塌


17:14 睡眠不足,累翻了,考慮今天要不要繼續前進












石鹿派出所




參拜道




水泥路旁的舊路,是原本的參拜道嗎?


水泥產道終點


衫木人工林


沿途是墓區,已看不到神社遺址了


所以打消尋找神社遺址的想法而回頭






霞喀羅駐在所遺址,現為何氏兄弟工寮


砲台遺址,當年想必有良好的射界










這裡不用搭外帳,本已決定睡這個屋簷下,但十一­郎他們一家人邀請我在他們的工寮過夜


據說有槍照的土製獵槍,為單發構造


水蜜桃剪枝完畢,打算入山打獵一個星期


十一郎說我的長像有他們泰雅族的特徵,也邀­請我一起去打獵,但是個人實在沒有打獵的正當理由,因此捥拒


早上四點半起床吃麵前,盛情難卻,喝了三小­碗的米酒


甚少喝酒,所以剛開始騎的時候有點微醺


05:42






06:24 霞喀羅步道0K起點














石鹿登山口












從登山口離開沒多久就看到階梯了




06:55 往羅山林道叉路




往羅山林道入口進去沒多遠,有一個新建築,原來是廁所,在此地設­置有點突兀


07:01 田村台駐在所










駁坎上是一平整人工林地


舊電話線桿


霞道楓情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時間不對,下次再來賞楓了




直到鞍部前都不太能騎




08:18  於2.5K


漂亮的紅花


但是照不太起來




08:53 最高點的鞍部到了


開始下坡路段


09:00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又稱石鹿大山)


上切到稜線時所見的神木,為途中所僅見


上稜線後左轉,再上切到第二個稜線時右轉,­沒多久便到了霞喀羅大山

無展望,沒辦法看到約略在南方的聖稜線、武­陵四秀等山頭


回程再拍一次神木,可惜沒有對照物,顯現不­出其壯觀


下到登山口,趕快消滅最大的二個敵人--­重量與飢渴


10:42 吃完東西後出發






鞍部下來這一段都很好騎




11:14


11:28 楢山駐在所




礙子與?


此處腹地甚為寬廣








記得國一時歷史課本中提到的夏王宮便是以此­法建照






最長的一段木階梯與步道


蕯克亞金溪






沿途都有乾淨的水源




12:39 朝日駐在所




還是蕯克亞金溪


霞喀羅吊橋




12:47


12:59 白石駐在所前的 U TURN












國民政府後來將駐在所改建為派出所


因此有鴿子MARK














將前晚沒吃完的白飯變成紫菜蛋花湯泡飯










14:17 白石吊橋


又見薩克亞金溪,日後是否有機會溯源至大霸­尖山呢?








白石吊橋過後開始有崩塌地形


14:34 第一崩壁,須扛車上切






15:00 第二崩壁,有點像南一段石山林道的最後大崩­壁


在身後有高繞路線,但扛車實在不方便


觀察了一下,看到了下切的路


下切後腰繞再上攀一小段


反而比第一崩壁來的輕鬆




回望左邊的高繞盡頭下切處


實在是不好爬,好險沒選擇高繞


15:33 武神駐在所










不小心騎太快直接從右邊較高的縫細闖了過去,直行為雜草叢生的­舊道


由於後頭有第三崩壁,因此必須先由左邊下切­至溪谷




車子就是從這裡扛下來的


再過溪上切到對岸的步道


由於事先準備不周詳,來回扛車二次,在此地­多浪費了超過一個多鐘頭


17:50 最後走綠色的路徑上切、腰繞,會比從林木處­上攀來的好走,真是慘痛的經驗


崩壁過後這一段是漂亮的竹林


18:01 馬鞍駐在所,在此紮營的原住民朋友,邀請我­留下來過夜


但是隔天一早六點要掃墓,因此要趕在天黑前­下山


18:34 養老登山口,最後5K小摸黑,騎了半個小時­左右




19:42 司馬庫司、秀巒叉路口,天黑了騎不快


19:53 秀巒檢查哨,如果不是趕,真應該在秀巒溫泉紮營過夜


21:30 過了田埔不遠,一位好心的呂先生下山找朋友­,順道載我下山


其朋友鍾先生讓我在他家睡了三個小時後,搭­乘04:22 莒光號回鶯歌


只有在五、六、日行駛的此班莒光號,難得有­停靠鶯歌,終於趕的上六點出發掃墓



照片實在很多,謝謝耐心收看




2008-09-14 22:18 發佈
這個路線好~

..............
冬天賞楓棒

喔喔喔喔喔喔
看完整個遊記,深深覺得一個人騎這種路線,不僅要有過人的體力,更要有超凡的膽識,為樓主喝彩

尤其第二天後段過白石吊橋那三處崩壁,光看照片就讓人膽戰心驚不已,一人獨自扛車,過溪…樓主的輕描淡寫中仍然可見處處的險阻,太不簡單了,又讚又棒的遊記!!

這種路線對於肉腳的我來說,還是只能神遊的階段



白石駐在所的狀態那麼好呀?
要不是那裡阿飄太多倒是個不錯的住宿點
之前看崩壁路段上下很艱辛
現在好像有修復的樣子唷?
有了你這篇詳細遊記帶路,往霞喀羅的路變得更清楚了 ^^
我想接秀巒往司馬庫斯說...
這種路徑,單人獨行,真的很了不起!
相片資料也都很仔細,對有心的人會有很大幫助。
很遺憾不能替您加分,
還是致上我的敬意與喝采!
非常佩服你的毅力和勇氣,
今年冬天有機會也要去騎上一段,
感謝分享
我是果農,專種幸福的橘子~P Blog:http://alan1019.blogspot.com
ROCK兄這篇在BLOG拜讀過,一個人獨闖越嶺,佩服!!
秋天到了,和車友正在打算往霞喀羅賞楓,甚至去探過路並劃出夢幻路線地圖(有人騎過,但對我算夢幻),無奈這次颱風重創山區,越嶺已經不太敢想了...



chihmingchiang wrote:
我想接秀巒往司馬庫斯說.....(恕刪)

霞喀羅古道越嶺+司馬庫斯巨木....這個路線讚,爬清石道路景色比爬宇老過癮耶!
台灣.用騎的最美
霞喀羅車友大都從養老登山口入山,從石鹿登山口近進入的比較少看到。
而路線崩塌後越嶺的人更少,樓主支身一人勇過難關實在厲害。

這次颱風豪雨路況不知道又要坍塌成什麼樣子,
很多林道大概也就這麼斷線,慢慢的被遺忘....
http://tw.myblog.yahoo.com/filipyang/
senta wrote:
看完整個遊記,深深覺...(恕刪)


每一種戶外運動使用到的肌肉都不太一樣,以騎單車而言,在下的體力不算好。沒辦法像阿惠兄一樣單日就從竹東榮民醫院騎到養老,所以這個行程是以時間換取空間
takemehome96 wrote:
ROCK兄這篇在BL...(恕刪)


霞喀羅古道已經列入國家步道,所以應該還是會維護的,過一陣子上登山補給站去問一下路況,說不定還是可以成行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